[发明专利]髋臼后壁缺损重建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45884.3 | 申请日: | 2021-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767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郭晓东;万意州;陈开放;黄桂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2/28 | 分类号: | A61F2/28;A61F2/34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2001 | 代理人: | 倪文霞 |
地址: | 4300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后壁 缺损 重建 系统 | ||
1.髋臼后壁缺损重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重建假体(1)和螺钉(3),重建假体1形状与缺损处髋臼外缘一致、且厚度与缺损处髋臼外缘一致,
重建假体(1)的关节面端均为弧形结构;
重建假体(1)上布置多个螺孔(2),多个螺孔(2)的开口方向不同、且均朝向关节外;
螺钉(3)穿过螺孔(2)将重建假体(1)固定在髋臼后壁缺损处,
重建假体(1)包括但不限于髋臼全后壁缺损重建假体(1.1)、髋臼后壁上2/3重建假体(1.2)、髋臼后壁下2/3重建假体(1.3)、髋臼后壁上1/3重建假体(1.4)、髋臼后壁中1/3重建假体(1.5)和髋臼后壁下1/3重建假体(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髋臼后壁缺损重建系统,其特征在于:螺孔(2)孔底呈碗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髋臼后壁缺损重建系统,其特征在于:重建假体(1)的主体呈镂空网状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髋臼后壁缺损重建系统,其特征在于:重建假体(1)的主体比缺损处髋臼下沉3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髋臼后壁缺损重建系统,其特征在于:重建假体(1)的关节面端为光滑的金属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髋臼后壁缺损重建系统,其特征在于:髋臼全后壁缺损重建假体(1.1)、髋臼后壁上2/3重建假体(1.2)及髋臼后壁下2/3重建假体(1.3)的主体上均布置4个螺孔(2);
髋臼后壁上1/3重建假体(1.4)、髋臼后壁中1/3重建假体(1.5)及髋臼后壁下1/3重建假体(1.6)的主体上均布置2个螺孔(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髋臼后壁缺损重建系统,其特征在于:髋臼全后壁缺损重建假体(1.1)的形状及厚度与全后壁缺损处髋臼的外缘一致,多个螺钉(3)穿过螺孔(2)将髋臼全后壁缺损重建假体(1.1)固定在髋臼后壁缺损处;
髋臼后壁上2/3重建假体(1.2)的形状及厚度与后壁上2/3缺损处髋臼的外缘一致,多个螺钉(3)穿过螺孔2将髋臼后壁上2/3重建假体(1.2)固定在髋臼后壁上2/3缺损处;
髋臼后壁下2/3重建假体(1.3)的形状及厚度与后壁下2/3缺损处髋臼的外缘一致,多个螺钉(3)穿过螺孔(2)将髋臼后壁下2/3重建假体(1.3)固定在髋臼后壁下2/3缺损处。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髋臼后壁缺损重建系统,其特征在于:髋臼后壁上1/3重建假体(1.4)的形状及厚度与后壁上1/3缺损处髋臼的外缘一致,多个螺钉(3)穿过螺孔(2)将髋臼后壁上1/3重建假体(1.4)固定在髋臼后壁上1/3缺损处;
髋臼后壁中1/3重建假体(1.5)的形状及厚度与后壁中1/3缺损处髋臼的外缘一致,多个螺钉(3)穿过螺孔(2)将髋臼后壁中1/3重建假体(1.5)固定在髋臼后壁中1/3缺损处;
髋臼后壁下1/3重建假体(1.6)的形状及厚度与后壁下1/3缺损处髋臼的外缘一致,多个螺钉(3)穿过螺孔(2)将髋臼后壁下1/3重建假体(1.6)固定在髋臼后壁中1/3缺损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未经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4588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