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管路视觉检验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48723.X | 申请日: | 2021-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403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2 |
发明(设计)人: | 张跃兵;曹峰;陈彪;蔡令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帕萨思汽车零部件(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95 | 分类号: | G01N21/95;B25B11/00;G06K9/20 |
代理公司: | 杭州昱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03 | 代理人: | 张蜜;雷仕荣 |
地址: | 21541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管路 视觉 检验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先进制造及自动化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汽车管路视觉检验设备包括,零部件检测工作台,零部件检测工作台上放置有用于对汽车管路进行固定的第一手动工装夹具和第二手动工装夹具,移料机构用于对检测完成的汽车管路进行自动下料,机器视觉检测系统固定安装在零部件检测工作台上,机器视觉检测系统用于对第一手动工装夹具和第二手动工装夹具固定的汽车管路进行视觉检测了,机器视觉检测系统包括有第一检测摄像头、第二检测摄像头和第三检测摄像头,该技术方案解决了如何自动对汽车管路的两侧及两端进行自动视觉检测检测其是否存在磨损、缺口或者零件缺失,以减少人工检测所造成的疏漏,提高工作效率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先进制造及自动化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汽车管路视觉检验设备。主要应用于一种汽车管路的测试过程。
背景技术
汽车管路为满足整车布置设计要求,汽车管路的走向比较复杂,形状弯曲处较多,汽车管路在生产时需要对其进行检测。现有的汽车管路检测器具,在进行检测时操作十分繁琐,使得检测效率不高。
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2010336536.6”公开了一种汽车管路检测器具,包括检测台和检测杆,所述检测台底部设有绿光灯、套杆和第二弹簧,且套杆底部设有套筒,所述套筒底部设有底座,且底座顶部设有固定块,所述检测台内部设有第一弹簧、活动板、固定板、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且检测杆位于检测台顶部,所述检测台顶部设有放置块,且检测台一侧面设有导电片,所述固定块顶部设有立柱,且立柱侧面粘接有第一铜片、第二铜片和第三铜片,所述立柱顶部设有顶板,且顶板顶部粘接有第一指示灯、第二指示灯和第三指示灯,所述固定块内部设有液压伸缩杆。但是该装置仅能针对汽车管路的弯曲度和重量进行检测,无法针对汽车管路表面是否存在磨损、缺口或者零件缺失等进行检测,且操作起来速度较慢,检测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汽车管路视觉检验设备。该技术方案解决了如何自动对汽车管路的两侧及两端进行自动视觉检测检测其是否存在磨损、缺口或者零件缺失,以减少人工检测所造成的疏漏,提高工作效率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汽车管路视觉检验设备,包括,零部件检测工作台,零部件检测工作台上放置有至少一组用于对汽车管路进行固定的第一手动工装夹具和第二手动工装夹具,第二手动工装夹具的一侧设置有移料机构,移料机构的工作端设置在第二手动工装夹具工作端上方,移料机构用于对检测完成的汽车管路进行自动下料,机器视觉检测系统固定安装在零部件检测工作台上,机器视觉检测系统用于对第一手动工装夹具和第二手动工装夹具固定的汽车管路进行视觉检测;
机器视觉检测系统包括有第一检测摄像头、第二检测摄像头和第三检测摄像头,第一检测摄像头设置在第一手动工装夹具的上方,第一检测摄像头用于对第一手动工装夹具固定的汽车管路的一侧及一端进行零部件缺失检测,第二检测摄像头设置在第二手动工装夹具的一侧,第二检测摄像头的工作端对准第一手动工装夹具固定的汽车管路的连接端,第二检测摄像头用于对第二手动工装夹具固定的汽车管路的连接端进行检测,第三检测摄像头固定安装在移料机构的工作端,第三检测摄像头用于跟随移料机构进行移动对第二手动工装夹具固定的汽车管路进行检测。
优选的,第一检测摄像头固定安装在第一安装座上,第一检测摄像头的工作端朝向下方设置,第一安装座通过第一固定钳套装在第一可调节支架上,第一可调节支架限位安装在零部件检测工作台上方设置的安装支架上。
优选的,零部件检测工作台的安装支架上设置有,第一检测摄像头的第一可调节支架包括有第一平板和第一直杆,第一平板的尺寸与第一限位槽的内槽尺寸相吻合,第一平板限位安装在第一限位槽中,第一直杆固定安装在第一平板朝外的一侧,第一直杆设置在垂直于第一手动工装夹具工作面的竖直方向上,第一安装座的第一固定钳套装在第一直杆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帕萨思汽车零部件(苏州)有限公司,未经帕萨思汽车零部件(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4872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深度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尘肺筛查平台
- 下一篇:一种联结性强的聚苯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