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摩托车用并联充电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52697.8 | 申请日: | 2021-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224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邹克勤;周为;何剑;邓天宇;罗青;鲁建军;李湘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丰源业翔晶科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2J7/10;B60L53/62;B60L58/20;B60L53/80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114 | 代理人: | 胡喜舟 |
地址: | 410100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摩托车 并联 充电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摩托车用并联充电系统及方法,其中系统包括第一电池系统、第二电池系统、充电系统;充电系统包括第一二极管组、第二二极管组和充电模块;第一电池系统、第二电池系统均与充电模块通信连接;第一电池系统及第二电池系统的负极放电口汇合至主回路接入到充电模块;第一电池系统及第二电池系统的正极放电口分别连接第一二极管组和第二二极管组的输入端,第一二极管组合第二二极管组的输出端汇合至主回路接入到充电模块。通过设置第一二极管组和第二二极管组,构成了二极管桥结构,使电流仅仅可以正向接收充电模块充电,不可以逆向放出,从而完全阻隔了电池组间的回流现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动力电池充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摩托车用并联充电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对于清洁能源的大力发展,其中锂离子动力电池系统发展极为迅速,推动了交通工具电动化的程度在不断提高,作为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应用中,摩托车领域的锂电应用的重要发展方向方向之一的快速换电,由于锂电池充电时间较长,用户希望可以当在路上骑行过程中假设电池没电了,能便捷的在路边换电柜将锂电池更换是个非常理想的方法。在换电方案中,存在有两个问题,第一,更换电池要求锂电池的PACK不可以过重,不然普通用户很难便捷的实现换电。第二,如果限制了电池系统的重量,则很难满足用户对电动摩托的单次续航要求(也就是电池容量问题)以及行驶速度(也就是功率要求),针对此问题业内有提出双换电并联方案,即使用两组小巧的电池系统同时驱动电动摩托车,这样既可以满足容量要求和功率要求,同时方便用户换电,是个理想方案。
但换电仅用于电动车紧急没电特殊情况,用户大部分时间还是需要在家中使用充电器对双并联换电系统充电,而两簇动力电池并联系统有一定的安全缺陷,即两簇动力电池系统在换电过程中容易出现两组电池系统电量不一致问题、或者由于换电电池SOH(健康状态)不同导致的电压不同的问题,并联电池电压不一致容易产生大电流回流(即一组电池系统对另一组电池系统放电现象)。回流问题不容小觑,轻者烧坏昂贵的系统电器件,重者可直接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并且对两并系统的充电也是一大难题,由于两组电池系统状态可能不同需求的充电电流也不同,而充电器仅为一个,对于电流的分配很难满足要求,目前通常的做法是对并联系统使用其中单个系统的需求的较小的充电电流对两组充电,这样虽然可以保证安全但是极大的延长了充电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动摩托车用并联充电系统及方法,以解决两簇动力电池系统可能存在回流安全隐患的问题。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动摩托车用并联充电系统,包括第一电池系统、第二电池系统、充电系统;
所述充电系统包括第一二极管组、第二二极管组和充电模块;
所述第一电池系统、第二电池系统均与所述充电模块通信连接;
所述第一电池系统及第二电池系统的负极放电口汇合至主回路接入到所述充电模块;所述第一电池系统及第二电池系统的正极放电口分别连接第一二极管组和第二二极管组的输入端,所述第一二极管组合第二二极管组的输出端汇合至主回路接入到所述充电模块。
通过设置第一二极管组和第二二极管组,构成了二极管桥结构,使电流仅仅可以正向接收充电模块充电,不可以逆向放出,从而完全阻隔了电池组间的回流现象。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二极管组和第二二极管组均至少包括两个并联的二极管。通过并联多个二极管,极大的扩大了电流流经线路及二极管的导流面积,从而减少了发热,提高了散热能力,避免了日常使用二极管过大电流时温度过高的现象。
进一步地,所述二极管为肖特基二极管。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池系统和第二电池系统均包括电池组、BMS控制电路、充放电MOS管模块、正极放电口和负极放电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丰源业翔晶科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南丰源业翔晶科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5269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