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用于制备纳米银的黑曲霉菌HQ-1及其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0755105.8 申请日: 2021-07-05
公开(公告)号: CN113322191B 公开(公告)日: 2022-08-12
发明(设计)人: 郭文阳;张宗源;潘梦诗;岳丹丹;周留柱;王永秀;亓兰达;马焕;王雪妍;李冠杰;张英涛;杨书豪;李磊;李文辉 申请(专利权)人: 河南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河南省科学院;河南省建筑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12N1/14 分类号: C12N1/14;C12P3/00;C12R1/685
代理公司: 郑州天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3 代理人: 李松莲
地址: 450003*** 国省代码: 河南;4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用于 制备 纳米 曲霉 hq 及其 应用
【说明书】:

一株用于制备纳米银的黑曲霉菌HQ‑1,分类命名为黑曲霉菌(Aspergillus niger),于2021年04月22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22415,保藏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路1号院3号。所述的黑曲霉菌HQ‑1在制备纳米银中的应用;本发明黑曲霉菌HQ‑1是筛选出的新的菌株,能够实现简便、高效、低成本的合成纳米银,制备过程中不牵涉到有毒有害的化学试剂,安全环保,对制备纳米银的研究扩展提供技术支持,有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技术领域,特别是一株用于制备纳米银的黑曲霉菌HQ-1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银是一种强效的杀菌抗菌材料,特别是纳米银粒子,由于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目前被广泛用于航天、电子、光学、生化、医学等众多领域,在实际生活中,已经发展出多种制备纳米银材料的方法,主要分为化学制备法、物理制备法和生物制备法,其中以化学法为主要制备方式。但化学制备法在制备过程中需要用到多种化学试剂,比如柠檬酸钠、抗坏血酸、乙二胺、丙三醇等,反应过程复杂,且容易造成环境污染;物理制备法多是利用高速破碎、激光脉冲或高压电离等方式制备得到纳米银,此法对仪器的要求比较高,并且能耗大,成本高;而生物制备法因其制备过程简单,不涉及高能精密的大型仪器,并且具有安全环保等优点,逐渐受到大众的青睐。

生物制备法除了植物提取液制备纳米银之外,还有利用微生物发酵的方式制备纳米银。利用芽孢杆菌发酵生产还原酶制备纳米银,以及利用曲霉的粗酶液合成纳米银均有相关研究,并且制备纳米银的大小在10nm左右。大量细菌和一些真菌都具有发酵制备纳米银的能力,但需要指出的是,在很大程度上,多数真菌相对于细菌的培养条件更简单,生长旺盛,菌丝体和发酵液易于分离,便于实验操作,因此,寻找一株安全环保并且能高效制备纳米银的真菌菌株是研究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发明之目的就是提供一株用于制备纳米银的黑曲霉菌HQ-1及其应用,可有效解决不能安全环保并且高效制备纳米银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解决的技术方案是,一株用于制备纳米银的黑曲霉菌HQ-1,分类命名为黑曲霉菌(Aspergillus niger),于2021年04月22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22415,保藏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路1号院3号。

所述的黑曲霉菌HQ-1在制备纳米银中的应用。

所述黑曲霉菌HQ-1制备纳米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黑曲霉菌HQ-1在23℃-27℃条件下,接种到PDA固体培养基上培养,培养5-10天后,黑曲霉菌丝长满平板培养基的表面,用无菌水冲洗平板培养皿,收集得到黑曲霉菌的孢子液,-80℃保藏;

所述的PDA固体培养基pH为5.5~7.0;

(2)、吸取200μL黑曲霉HQ-1的孢子液涂布到PDA固体培养基上,置于24℃-26℃恒温培养箱中静置培养,培养3-5天后,PDA固体培养基上长出黑曲霉的菌丝,用无菌牙签挑取菌丝转入100mL 改良PDB培养基中,置于23℃-27℃,150rpm的恒温摇床中保持3-5天,用滤纸过滤得到黑曲霉的菌丝体;

所述的改良PDB培养基是由马铃薯浸粉3.0 g、葡萄糖 20.0 g,溶于1L去离子水中制得,pH为6.0~7.5;

(3)、将黑曲霉的菌丝体用无菌蒸馏水清洗3-4次,去除黑曲霉菌丝生物量中的PDB培养基成分,将滤得的黑曲霉菌丝体加入到100mL无菌蒸馏水中浸泡,在25℃,150rpm的条件下培养24h,之后用滤纸过滤得到菌丝浸泡液,即黑曲霉的二次发酵液;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河南省科学院;河南省建筑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河南省科学院;河南省建筑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5510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