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柴油机远程排放监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56003.8 | 申请日: | 2021-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460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郝利君;王悦宏;王赠幅;伍俊杰;赵周辉;葛蕴珊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01N11/00 | 分类号: | F01N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化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33 | 代理人: | 尹均利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柴油机 远程 排放 监测 系统 | ||
1.一种柴油机远程排放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柴油机远程排放监测系统包括:
数据采集单元,设置在待测柴油机的排放通道上,用于检测待测柴油机的排放数据;
定位单元,设置在待测柴油机上,用于实时定位所述待测柴油机的位置数据;
第一处理单元,分别与所述数据采集单元及所述定位单元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排放数据及位置数据,确定所述待测柴油机的排放情况;
通信单元,与所述第一处理单元连接,用于将所述待测柴油机的排放情况及位置数据实时传输至云服务器进行远程监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柴油机远程排放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测柴油机的排放通道上依次设置有氧化催化器、柴油颗粒过滤器、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以及氨逃逸催化器;
所述排放数据包括:氧化催化器上游温度、柴油颗粒过滤器上游温度、柴油颗粒过滤器压差、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上游温度、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下游温度、上游氮氧化物浓度以及下游氮氧化物浓度;
所述数据采集单元包括:
氧化催化器上游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氧化催化器的上游;
柴油颗粒过滤器上游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柴油颗粒过滤器的上游;
柴油颗粒过滤器压差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柴油颗粒过滤器上,用于检测所述柴油颗粒过滤器的压差;
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上游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的上游;
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下游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的下游;
上游氮氧化物浓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氧化催化器上,且在所述氧化催化器上游温度传感器前,用于检测所述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上游的氮氧化物浓度;
下游氮氧化物浓度传感器,设置在氨逃逸催化器后,用于检测经过氧化催化器捕集碳氢、柴油颗粒过滤器捕集颗粒物、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捕集氮氧化物以及氨逃逸催化器捕集逃逸的氨后的排气中剩余的氮氧化物浓度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柴油机远程排放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处理单元为STM21F103芯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柴油机远程排放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柴油机远程排放监测系统还包括:
数据存储单元,与所述第一处理单元连接,用于存储所述待测柴油机的排放情况及位置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柴油机远程排放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柴油机远程排放监测系统还包括第一传输单元及远程终端;
其中,所述第一传输单元分别与所述第一处理单元及所述远程终端连接,所述第一传输单元用于将所述待测柴油机的排放情况及位置数据实时传输至所述远程终端;
所述远程终端实时显示待测柴油机的排放情况及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柴油机远程排放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程终端包括:
第二传输单元,与所述第一传输单元连接,用于接收所述待测柴油机的排放情况及位置数据;
第二处理单元,与所述第二传输单元连接,用于解析所述排放情况及位置数据;
显示单元,与所述第二处理单元连接,用于显示所述排放情况及位置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柴油机远程排放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催化器上游温度传感器、柴油颗粒过滤器上游温度传感器、柴油颗粒过滤器压差传感器、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上游温度传感器及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下游温度传感器通过模拟数字A/D采样电路与所述第一处理单元进行数据传输;
所述上游氮氧化物浓度传感器及下游氮氧化物浓度传感器通过控制器局域网络CAN总线与所述第一处理单元进行数据传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柴油机远程排放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单元通过串口与所述第一处理单元进行数据传输。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柴油机远程排放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单元为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PRS模块。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柴油机远程排放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单元通过串行外设接口串口与所述第一处理单元进行数据传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5600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