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薄壁回转体零件对轮旋压和双辊夹持旋压的复合成形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56976.1 | 申请日: | 2021-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995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发明(设计)人: | 范淑琴;徐洪忠;赵升吨;张昊天;李国武;孙晓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1D22/14 | 分类号: | B21D22/14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贺建斌 |
地址: | 71004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薄壁 回转 零件 轮旋压 夹持 复合 成形 方法 | ||
一种薄壁回转体零件对轮旋压和双辊夹持旋压的复合成形方法,先对厚壁无缝管坯料进行对轮旋压得到无缝薄壁圆筒件坯料,然后采用双辊夹持旋压成形出复杂型面部位;对轮旋压时工件变形对称,应力状态得到改善,尺寸精度提高,并且可消除纵向焊缝,不同规格的零件也无需更换芯模,设备成本低;成形具有成形载荷小,尺寸精度、表面质量、材料利用率和加工效率高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薄壁回转体零件的塑性成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薄壁回转体零件对轮旋压和双辊夹持旋压的复合成形方法。
背景技术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带有复杂型面薄壁回转体零件被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例如聚风型风力发电机用聚风罩、通风设备的风机壳、集风器、风筒等。一种双辊夹持旋压成形工艺非常适用于成形复杂型面薄壁回转体零件,该工艺属于普旋的范畴,因此它具有普旋的成形力小、设备成本低、零件机械强度高,表面质量好优点。采用一对圆柱体旋辊,对板料进行对称夹持,板料在压应力作用下旋压,板厚方向承受足够大的压力,不易起皱,相比普通旋压而言双辊夹持旋压成形件的尺寸精度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成形时板料与旋辊为线接触,载荷作用面积大,每道次的变形程度大,旋压生产效率高。双辊夹持旋压成形工件的形状与芯模的外形轮廓无关,而是由旋辊的运动轨迹决定的,属于无模、柔性旋压成形。可解决传统冲压、分瓣、焊接、打磨等加工方式存在的工序复杂、零件精度低、表面质量差、材料利用率低的缺点。
但是该成形方法在筒坯制备过程中通常采用的是卷焊的方式,卷焊加工之后会留下纵向焊缝,影响外观质量,并且在后期的旋压过程中有可能会在焊缝处产生开裂,导致无法成形出合格的零件。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CN201811027297.5)公开了一种流动旋压和双辊夹持旋压加工的复合成形方法,该复合成形方法解决了薄壁回转体零件采用双辊夹持旋压成形加工时,卷焊制坯过程中存在焊缝的问题,但是流动旋压加工过程中需要用到芯模,且加工不同尺寸的坯料时需要更换不同的芯模,工艺比较繁琐,芯模成本较高。因此,现在迫切需要一种带有复杂型面薄壁回转体零件的新型制造工艺。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薄壁回转体零件对轮旋压和双辊夹持旋压的复合成形方法,对轮旋压时无需更换芯模,设备成本低;具有成形载荷小,尺寸精度、表面质量、材料利用率和加工效率高的优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薄壁回转体零件对轮旋压和双辊夹持旋压的复合成形方法,先对厚壁无缝管坯料进行对轮旋压得到无缝薄壁圆筒件坯料,然后采用双辊夹持旋压成形出复杂型面部位;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厚壁无缝管坯料3夹持于旋压机的第一内胀式夹具2上,用旋轮组4的内外旋轮将厚壁无缝管坯料3夹持住;
第二步,启动旋压机的主轴1,主轴1通过第一内胀式夹具2带动厚壁无缝管坯料3进行转动,旋轮组4的内外旋轮从厚壁无缝管坯料3端部开始进行自下而上的运动,厚壁无缝管坯料3的材料反方向流动,进行反旋成形;旋轮对厚壁无缝管坯料3进行多道次旋压,成形出无缝薄壁圆筒件坯料6;
第三步,撤离旋轮组4,取出无缝薄壁圆筒件坯料6;
第四步,通过第二内胀式夹具5将无缝薄壁圆筒件坯料6装夹固定在主轴1上;
第五步,通过双辊夹持旋压用旋辊组7夹持无缝薄壁圆筒件坯料6进行双辊夹持旋压成形,控制旋辊的运动轨迹成形出所需的复杂型面;
第六步,撤离双辊夹持旋压用旋辊组7,将第二内胀式夹具5的夹紧力卸除,得到最终成形好的带有复杂型面薄壁回转体零件。
所述的旋轮组4在对厚壁无缝管坯料3进行对轮旋压加工的过程中,通过控制旋轮组4的径向运动以及夹紧力能够得到所需直径和壁厚的无缝薄壁圆筒件坯料6。
所述的第二内胀式夹具5在双辊夹持旋压过程中带动无缝薄壁圆筒件坯料6进行旋转,直径和转速可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5697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