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动踏板测试控制装置和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58403.2 | 申请日: | 2021-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058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发明(设计)人: | 许克峰;陈海滨;邢建伟;徐满;邓淇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7/007 | 分类号: | G01M17/007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俞鸿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动 踏板 测试 控制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动踏板测试控制装置和控制方法,属于汽车试验设备技术领域。该制动踏板测试控制装置包括驱动组件和控制组件。其中驱动组件包括伸缩杆和固定支架,固定支架与伸缩杆的一端连接,固定支架用于与车辆的座椅固定连接,伸缩杆的另一端用于与车辆的制动踏板固定连接。控制组件包括电子控制单元和制动管路压力传感器,制动管路压力传感器用于安装在车辆的制动管路上,以检测制动管路中的油压,电子控制单元与制动管路压力传感器和伸缩杆电连接,电子控制单元被配置为能够根据油压驱动伸缩杆进行伸缩。能够根据不同的试验工况要求,对制动踏板的行程进行连续准确的控制,缩短车辆的KC特性模拟试验的试验周期,提高试验准确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试验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制动踏板测试控制装置和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车辆的KC特性,即运动学特性和弹性运动学特性。其中运动学特性主要描述由悬架运动引起车轮定位参数的变化规律,该特性与车辆悬架导向机构的几何参数有关。汽车在前行过程中,遇到凸凹不平路面时会出现车轮同向轮跳工况,或者车辆转弯时的反向轮跳工况,在这些工况下车轮上下跳时表现出来的特性即为运动学特性。而弹性运动学特性主要描述轮胎与路面之间的力与力矩引起的车轮定位参数的变化规律,主要与车辆悬架的弹性元件和弹性特性有关。与运动学特性不同的是,弹性运动学特性是指在某固定轮跳下的,对轮胎施加力和力矩时悬架参数的变化。而在对车辆的KC特性进行模拟试验时,需要经常性的对车辆进行施加和释放制动,以模拟不同的工况。
在相关技术中,在进行车辆的KC特性模拟试验时,通常由试验驾驶人员在车辆内部进行持续对制动踏板进行踩踏和释放。
由于车辆的KC特性模拟试验需要长时间的对车辆施加制动力,在经过长时间试验后,试验驾驶人员存在因疲劳而无法连续进行试验的情况,同时在试验需要施加的制动力不同时,驾驶人员也容易出现因经验不足或者操作失误导致对制动踏板的踩踏行程出现偏差,导致试验周期长,准确度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制动踏板测试控制装置和控制方法,能够根据不同的试验工况要求,对制动踏板的行程进行连续准确的控制,缩短车辆的KC特性模拟试验的试验周期,提高试验准确度。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制动踏板测试控制装置,包括:
驱动组件,包括伸缩杆和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与所述伸缩杆的一端连接,所述固定支架用于与车辆的座椅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用于与所述车辆的制动踏板固定连接;
控制组件,包括电子控制单元和制动管路压力传感器,所述制动管路压力传感器用于安装在所述车辆的制动管路上,以检测所述制动管路中的油压,所述电子控制单元与所述制动管路压力传感器和所述伸缩杆电连接,所述电子控制单元被配置为能够根据所述油压驱动所述伸缩杆进行伸缩。
可选地,所述伸缩杆为气压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一端具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处设置有进气阀,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具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处设置有泄压阀,所述进气阀与所述泄压阀均与所述电子控制单元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制动踏板测试控制装置还包括压力调节阀,所述压力调节阀的进口与所述进气阀的出口连通,所述压力调节阀的出口与所述进气口连通。
可选地,所述固定支架包括坐垫板、靠背板和坐垫厚度调节机构,所述坐垫板用于与所述车辆的座椅坐垫相连接,所述靠背板用于与所述车辆的座椅靠背相连接,所述坐垫厚度调节机构包括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侧板面与所述伸缩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另一侧板面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一侧板面相贴,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端与所述坐垫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一端具有夹持板,所述夹持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另一侧板面垂直连接,所述靠背板与所述坐垫板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上具有第一条形安装孔,所述第一条形安装孔与所述夹持板垂直,所述第二连接板具有多个与所述第一条形安装孔相匹配的第一螺栓孔,多个所述第一螺栓孔沿垂直于所述夹持板的方向间隔布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584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