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阻水电缆用隔膜式多层阻水带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60190.7 | 申请日: | 2021-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706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张云;付前刚;周敏玉;张雨雷;史小红;王彪;强新发;郝桐帆;江涛;张灿灿;张云芳;吴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腾飞电缆电器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36 | 分类号: | B32B27/36;B32B27/02;B32B27/12;B32B27/06;B32B3/28;B32B3/08;B32B7/12;B32B33/00;B32B37/12;B32B37/10;B32B38/18;B32B38/16;H01B7/282;H01B7/288 |
代理公司: | 南京源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545 | 代理人: | 黄晨;王佳妹 |
地址: | 225000 江苏省扬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电 隔膜 多层 阻水带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阻水电缆用隔膜式多层阻水带及其制造方法,包括挡水层,所述挡水层为两面均匀布置有凹槽的瓦楞型挡水层,所述凹槽内填充有吸水材料形成中部吸水区,所述挡水层两侧面设有覆盖挡水层和中部吸水区的粘合层,所述粘合层外表面粘合有透水层,所述粘合层和透水层之间设有外部吸水层,挡水层为聚酯薄膜,所述透水层为涤纶热轧长丝无纺布,粘合层为无水丙烯酸粘结剂。本发明凹槽内填充了吸水树脂粉形成中部吸水区,大大提高吸水速度、吸水量和吸水效果;总共形成中部的挡水层和对称设置在挡水层两侧的共四层吸水层结构,达到两面遇水快速吸水的性能,吸水、凝水量大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缆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阻水电缆用隔膜式多层阻水带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我国温度大、雨季多,特别是南方地区,温度高、湿度大,电缆几乎以地理形式运行工作。另外东南亚等地区的中低压电缆几乎均为阻水型电缆,随着出口量和国内需求增加,市场对阻水型电缆的需求量逐年递增,2020年达到近1000多亿元,由于竞争的激烈和需求量的增大,对电缆具有阻水、防水性能的要求越来越多,特别是当破损进水情况下,要求电缆自行具有内部堵水,防止在电缆内部纵横向长距离流动,保证电缆电气性能的稳定性与安全性。用于内部导体表面、绝缘表面及外包在多芯成缆绞合电缆外的具有吸水成份的阻水带用量越来越大,是一种必不可少的阻水型电缆用料产品。
目前市场上阻水带的种类较多,但均是采用水性胶做粘结复合剂将吸水性丙稀酸树脂粉体粘结在无纺布一侧面或两层无纺布之间做成单面或双面阻水带,同时为了提高挡水能力,还有部分阻水带在无纺布外层覆膜作为覆膜阻水带。现有的这种结构的无纺布存在以下问题:
1、由于水性胶内含有较高水份,与吸水性树脂粉相遇后会膨胀,严重破坏其吸水性能,;
2、含水率达到6-9%,易造成导体铝、铜氧化;
3、强度差,伸长率≤12%,抗张强度≤40N/cm;
4、吸水性树脂粉体在粘结烘干后,粉体外部整体被粘胶复盖,遇水时水渗透慢,导致吸水速度也慢,其膨胀速度也就较差;
5、无纺布表面被水性胶体粘连烘干后,易在布表面形成薄层膜状物,使其透水性差,导致阻水带表面遇水后,水渗入内部时速度慢,水与吸水性树脂相遇时间长,影响吸水性粉体吸收膨胀性能。
6、只有一层吸水性树脂粉层,无多层吸水层;
7、电缆内部纵向和横向流水时,复膜式阻水带薄膜层表面因不含吸水树脂,只有挡水功能,无吸水功能,而其他单双面阻水带又无中间PET膜隔挡阻水功能。
由于上述工艺和结构的原因,导致了目前市场上阻水带的性能吸水性能指标低,膨胀速度≤16mm/1min,膨胀高度≤20mm/3min,透水性阻值大,易腐蚀,很难满足国内高质量阻水电缆制造要求和参与国际业务的竞争。
因此,开发一种新型的阻水带十分有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阻水电缆用隔膜式多层阻水带及其制造方法,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公开了一种阻水电缆用隔膜式多层阻水带,包括挡水层,所述挡水层为两面均匀布置有凹槽的瓦楞型挡水层,所述凹槽内填充有吸水材料形成中部吸水区,所述挡水层两侧面设有覆盖挡水层和中部吸水区的粘合层,所述粘合层外表面粘合有透水层,所述粘合层和透水层之间设有外部吸水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腾飞电缆电器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扬州腾飞电缆电器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6019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