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语音交互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60477.X | 申请日: | 2021-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528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8 |
发明(设计)人: | 张琳;刘俭;贺嘉;夏泽保;吴文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3/527 | 分类号: | H04M3/527;G10L15/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38 | 代理人: | 王辉;阚梓瑄 |
地址: | 10003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语音 交互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语音交互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该语音交互方法包括:从不同数据源采集语音交互任务;所述语音交互任务包括动态个性化参数;基于各所述语音交互任务对应的外呼场景,设置各所述语音交互任务的优先级;根据所述优先级对所述语音交互任务对应的目标对象进行语音外呼操作,并结合所述动态个性化参数以及所述外呼场景生成所述语音交互任务对应的交互语音数据;通过所述交互语音数据与所述目标对象进行语音交互,以实现在多个外呼场景下语音交互任务的并发外呼。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提升语音外呼效率,降低语音外呼成本。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语音交互方法、语音交互装置、电子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网络的飞速发展,使用通信网络业务的用户规模大幅增长,随之而来的针对诸多网络业务均需要通过语音外呼的形式为用户提供服务。
目前,要么通过人工的方式实现语音外呼,要么通过基于语音识别、语义理解、语音合成的互动式语音应答(Interactive Voice Response,IVR)技术的方式实现语音外呼。但是,通过人工的方式实现语音外呼,在用户规模较大的情况下,不仅效率低下、人力成本巨大,而且可能存在服务人员情绪化的问题;而通过互动式语音应答技术实现语音外呼,语音交互的回答较为固定,可能导致答非所问的现象,导致交互效果不理想,语音交互的效率较低。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语音交互方法、语音交互装置、电子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进而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相关方案中语音外呼效率较低、语音外呼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本公开的其他特性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变得显然,或部分地通过本公开的实践而习得。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语音交互方法,包括:
从不同数据源采集语音交互任务;所述语音交互任务包括动态个性化参数;
基于各所述语音交互任务对应的外呼场景,设置各所述语音交互任务的优先级;
根据所述优先级对所述语音交互任务对应的目标对象进行语音外呼操作,并结合所述动态个性化参数以及所述外呼场景生成所述语音交互任务对应的交互语音数据;
通过所述交互语音数据与所述目标对象进行语音交互,以实现在多个外呼场景下语音交互任务的并发外呼。
在本公开的一些示例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从不同数据源采集语音交互任务,包括:
基于预设的外呼任务导入模板从管理系统获取批量导入的语音交互任务;和/或
基于开放的标准接口从第三方系统获取语音交互任务;和/或
基于数据采集工具从第三方系统中抓取语音交互任务。
在本公开的一些示例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预先配置的字段转换映射关系,将采集的语音交互任务转换为标准格式的语音交互任务;所述标准格式的语音交互任务包括固定静态字段和动态个性化参数。
在本公开的一些示例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基于各所述语音交互任务对应的外呼场景,设置各所述语音交互任务的优先级,包括:
基于各所述语音交互任务对应的外呼场景,构建多个号码池,所述号码池对应不同的优先级;
获取所述语音交互任务的优先级属性,并根据所述优先级属性将所述语音交互任务放置到所述号码池中,以完成设置各所述语音交互任务的优先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6047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