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凹底平车及其车体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60546.7 | 申请日: | 2021-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812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孙晓东;穆成坤;栗明柱;赵迎九;王雷;刘先义;葛忠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哈尔滨车辆有限公司;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中铁特货物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F1/14 | 分类号: | B61F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隆源天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73 | 代理人: | 徐苏明 |
地址: | 150056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平车 及其 车体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凹底平车及其车体,涉及铁路车辆技术领域,车体包括地板、弯角上盖板、底架腹板和插入式折角结构,插入式折角结构包括折角底板和折角立板,折角立板的一端与折角底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弯角上盖板固定连接,折角立板将折角底板划分为底板前侧和底板后侧,底板前侧与底板后侧相背离的一端与地板固定连接,底板后侧上设置有多个插槽,底架腹板适于插入插槽中并与地板、底板前侧和折角立板固定连接。本发明提供的凹底平车的车体,一方面消除了现有技术中易产生残余应力的问题,另一方面,减少了焊接缝隙,简化了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铁路车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凹底平车及其车体。
背景技术
随着铁路装备技术的发展,120-180吨级凹底平车因研制年代较早,车体结构等方面不能满足铁路高速重载发展需要。凹底平车的凹底架折角部为截面突变的应力集中区域,且此区域焊缝交叉,易产生焊接残余应力,在制作和使用过程中易于出现裂纹等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凹底架折角部易于出现裂纹等缺陷。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凹底平车的车体,包括凹底架,凹底架包括地板、弯角上盖板、底架腹板和插入式折角结构,插入式折角结构包括折角底板和折角立板,折角立板的一端与折角底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弯角上盖板固定连接,折角立板将折角底板划分为底板前侧和底板后侧,底板前侧与底板后侧相背离的一端与地板固定连接,底架腹板适于插入插槽中并与地板、底板前侧和折角立板固定连接。
本发明提供的凹底平车的车体,凹底架包括地板、弯角上盖板、底架腹板和插入式折角结构,地板的两端分别与弯角上盖板通过插入式折角结构连接,插入式折角结构包括折角底板和折角立板,折角立板的一端与折角底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弯角上盖板固定连接,折角立板将折角底板划分为底板前侧和底板后侧,底板前侧与底板后侧相背离的一端与地板固定连接,折角立板与底板前侧之间的夹角为钝角,底板后侧上设置有多个插槽,底架腹板适于插入插槽中并与地板、底板前侧和折角立板固定连接,从而一方面消除了现有技术中易产生残余应力的问题,另一方面,减少了焊接缝隙,简化了工艺。
进一步地,底板前侧的远端设置有凸出的台阶。
进一步地,凹底架还包括弯角下盖板,底板后侧与底板前侧相背离的一端与弯角下盖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凹底架还包括凹车底板,底架腹板与地板相背离的一端与凹车底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凹底架还包括加强板,加强板的两端分别与折角底板和凹车底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与凹底架连接的小底架和设置于凹底架与小底架之间的称重机构,称重机构适于感应凹底架传递给小底架在重力方向上的压力。
进一步地,凹底架上设置有第一上心盘,小底架上设置有第一下心盘,第一上心盘适于与第一下心盘配合以将凹底架与小底架连接,称重机构设置于第一下心盘和第一上心盘之间。
进一步地,还包括小底架和转向架,小底架上设置有呈中空状的第二上心盘,转向架上设置有第二下心盘,凹底架与小底架连接,第二上心盘适于与第二下心盘配合以将小底架与转向架连接,小底架上还设置有心盘止挡,心盘止挡设置于第二上心盘内,心盘止挡适于与第二上心盘抵接。
进一步地,第二上心盘呈半球形,心盘止挡呈圆盘状,心盘止挡与第二上心盘间隙配合。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凹底平车,包括车头和车体,车体为本发明提供的车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凹底平车的车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插入式折角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插入式折角结构的安装示意图。
图4为图1中小底架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哈尔滨车辆有限公司;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中铁特货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车哈尔滨车辆有限公司;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中铁特货物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6054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