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能源汽车前纵梁的真空压铸模具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62718.4 | 申请日: | 2021-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269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周志明;陈建伟;桑卓越;刘成龙;谭力;涂坚;黄灿;王军军;姚佳昊;刘波;杨会;解洪权;黄渝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2D17/22 | 分类号: | B22D17/22;B22D17/14;B22D17/20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李晓兵 |
地址: | 400054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能源 汽车 前纵梁 真空 压铸 模具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前纵梁的真空压铸模具,包括定模组件和动模组件,在定模组件和动模组件内分别设有定模模芯和动模模芯,还包括排溢系统、浇注系统;所述动模模芯包括动模主型芯和第一侧型芯和第二侧型芯,所述第一侧型芯和第二侧型芯设在动模主型芯的两相邻侧,在第一侧型芯和第二侧型芯一侧均连接有一个固定在动模套板上的侧抽芯机构,所述侧抽芯机构能够在开模后,随动模一起移动,并将第一侧型芯、第二侧型芯拉离动模主型芯,在合模前带动第一侧型芯和第二侧型芯回到初始位置;在定模组件内设有将铸件向左顶出的定模推出机构,在动模支撑板内、动模套板与动模模芯下设有将铸件和与铸件相连的余料从动模模芯内顶出的动模推出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铸造模具,具体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前纵梁的真空压铸模具。
背景技术
随着能源紧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日趋加剧,节能和环保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重要问题,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实现交通能源转型,成为全世界汽车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汽车前纵梁用作汽车车身结构的主要承载和安全防护部件,整体较为狭长,强度要求高,目前主要采用钢材制作而成,钢制前纵梁的质量较大,不利于汽车轻量化,并且采用钢制前纵梁不能实现整个前纵梁总成的一体成型,后续各部分焊接起来会使得工序复杂,增加生产成本,降低生产效率。为了减少制作成本,同时,实现前纵梁轻量化的目的,申请人考虑采用真空压铸的方法制作铝合金材质的新能源汽车前纵梁。铝合金制成的前纵梁结构强度更好,质量更小,采用铝合金能够实现材料轻量化,前纵梁复杂的加强筋结构能够实现结构轻量化,从而在结构和材料上对前纵梁进行了改进。如图1所示,本申请中前纵梁整体呈槽状,在槽底位置设计有纵横交错的加强筋,以提高零件的整体强度和刚性,同时,为了进一步确保前纵梁受冲击强度,槽底侧的其中一个侧板中部具有一圆盘,圆盘处呈上端向外倾斜设置,且在圆盘对应位置设有多个纵横交错的加强筋以增加其强度。综上,设计后前纵梁采用铝合金制作后,实现了轻量化的目的,但增加了加强筋、圆盘的设计,整体外形较为复杂,压铸过程中容易产生应力集中,密度不均,铸件变形、缩孔和缩松等问题,传统的压力铸造难以满足铝合金前纵梁的各项要求。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使用寿命高,且能够减少铸造产品出现裂纹、缩松、缩孔、气孔等内部缺陷的汽车前纵梁的真空压铸模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理工大学,未经重庆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6271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一体化供电机柜
- 下一篇:一种结构锻件的校形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