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隧道信息化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65566.3 | 申请日: | 2021-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895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4 |
发明(设计)人: | 陈小玉;陈家宏;茹耀辉;曹援;孙乔;徐洪明;王瀚明;陈庚;姜海洋;徐宝月;钱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高速公路信息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10 | 分类号: | E21D11/10;E21F17/18 |
代理公司: | 淮安中虹智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566 | 代理人: | 孙辉 |
地址: | 210019 江苏省南京市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隧道 信息化 施工 方法 | ||
1.一种隧道信息化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在隧道衬砌模板的外侧设置多个施工监控单元;
施工监控单元用于检测隧道衬砌模板与隧道内壁之间填充的混凝土中存在的空腔,其包括与隧道衬砌模板连接的柱状支撑体,在柱状支撑体上分布若干个距离检测单元;
两个对称设置于柱状支撑体两侧的距离检测单元为一组,每组距离检测单元能够检测一个平面上的一个方向上对应的混凝土空腔的宽度;
在同一平面上的多组距离检测单元为一个等高集合,柱状支撑体沿其长边方向设置有多个等高集合的距离检测单元;
S2,向隧道衬砌模板与隧道内壁之间填充混凝土;
S3,填充完毕后通过施工监控单元采集混凝土中的空腔的信息,基于混凝土中的空腔的信息判断混凝土中是否存在影响混凝土结构的空腔;
作为一种基于混凝土中的空腔的信息判断混凝土中是否存在影响混凝土结构的空腔的方法,预设以下两个条件:第一条件是一组以上的距离检测单元所检测的混凝土空腔的宽度超过第一宽度阈值;
第二条件是一个以上的施工监控单元上存在N个相邻的等高集合中均存在一组以上距离检测单元测量的混凝土空腔的宽度超过第一宽度阈值;
判断是否满足第一条件和/或第二条件,满足第一条件和/或第二条件则说明存在影响混凝土结构的空腔;
如果第一条件和第二条件均不满足则说明不存在影响混凝土结构的空腔;
S4,如果存在影响混凝土结构的空腔,则对空腔位置进行定位;
S5,通过隧道衬砌模板上靠近空腔位置的工作窗口加注混凝土,消除影响混凝土结构的空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信息化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距离检测单元在柱状支撑体部分或全部位于混凝土的空腔内时距离检测单元能够测量柱状支撑体与混凝土的空腔的内壁之间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信息化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对称设置于柱状支撑体两侧的距离检测单元分别测量柱状支撑体与混凝土的空腔的内壁之间的距离,混凝土空腔的宽度为这两个距离检测单元测量的柱状支撑体与混凝土的空腔的内壁之间的距离之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信息化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距离检测单元采用红外测距传感器或激光测距传感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信息化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5之后迭代执行步骤S3-S5直至不存在影响混凝土结构的空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信息化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对空腔位置进行定位的方法包括:
确定检测的混凝土空腔的宽度超过第一宽度阈值的一组以上的距离检测单元所属的施工监控单元,并定位该施工监控单元在隧道衬砌模板的安装位置作为空腔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信息化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对空腔位置进行定位的方法包括:
确定存在N个相邻的等高集合中均存在一组以上距离检测单元测量的混凝土空腔的宽度超过第二宽度阈值的施工监控单元在隧道衬砌模板的安装位置作为空腔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信息化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监控单元的柱状支撑体连接一个底座,在隧道衬砌模板上设置与底座螺纹配合的孔,底座与隧道衬砌模板可拆卸的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隧道信息化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5之后拆卸施工监控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高速公路信息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高速公路信息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6556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