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力矩补偿器控制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66612.1 | 申请日: | 2021-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831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余河柳 | 申请(专利权)人: | 余河柳 |
主分类号: | F16L51/02 | 分类号: | F16L51/02 |
代理公司: | 合肥集知匠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73 | 代理人: | 王丽丽 |
地址: | 036400 山西省忻州市***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力矩 补偿 控制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力矩补偿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控制方法如下:
S1、组装:通过卡位件(22)将支撑机构(2)的上下两端与补偿器本体(1)进行连接,通过连接环(3)对安装后的支撑机构(2)的中部进行抱紧式连接,再通过控制机构(5)对上下布置的连接环(3)进行连接;
S2、对接:将补偿器本体(1)一侧的法兰与外接管道进行密封式对接,手持隐藏式手柄(54)进行摇动,从而带动挤压柱(52)螺旋式内移,进而挤压连接杆(21)反向移动,在连接杆(21)挤压的作用下,补偿器本体(1)另一侧的法兰向外移动,直到与另一根外接管道端面贴合,通过锁紧螺栓将二者进行连接;
S3、定期检查:对补偿器本体(1)两侧对接的密封位置进行定期的气密性检查,并对损坏的零件进行及时的更换;
上述步骤S1-S3对力矩补偿器控制过程中,通常采用特定设计的装置对力矩补偿器的长度进行控制,该装置具体包括补偿器本体(1)、支撑机构(2)、连接环(3)、支撑架(4)、控制机构(5)和挂钩(6),所述的补偿器本体(1)的上下两端沿其周向均匀安装有挂钩(6),且上下对应布置的挂钩(6)之间连接有支撑机构(2),支撑机构(2)之间通过连接环(3)连接,且连接环(3)上下对应布置,连接环(3)之间通过控制机构(5)连接,连接环(3)上均匀安装有支撑架(4);
所述的支撑机构(2)包括两个连接杆(21)、两个卡位件(22)、内置杆(23)、伸缩管(24),内置杆(23)的上下两端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与两个连接杆(21)连接,连接杆(21)的外端与挂钩(6)相扣,且连接杆(21)与挂钩(6)之间嵌入有卡位件(22),两个连接杆(21)之间连有伸缩管(24);
所述的连接环(3)包括两个弧形架(31)和减阻珠(32),且两个弧形架(31)的后端通过铰链连接,两个弧形架(31)的前端通过连接件连接,弧形架(31)的中部均匀开设有球体槽,球体槽上放置有减阻珠(32);
所述的控制机构(5)包括罩体(51)、挤压柱(52)、转动架(53)、隐藏式手柄(54)、两个滑动块(55)和两个定位件(56),罩体(51)的中部通过螺纹配合的方式与挤压柱(52)连接,挤压柱(52)上安装有转动架(53),转动架(53)的外端安装有隐藏式手柄(54),罩体(51)内端的上下两侧安装有两个滑动块(55),滑动块(55)与弧形架(31)之间通过定位件(56)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力矩补偿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弧形架(31)为半圆结构,且弧形架(31)的截面为L型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力矩补偿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杆(21)上开设有内凹槽,且弧形架(31)卡在内凹槽内,弧形架(31)上嵌入有支撑架(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力矩补偿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挤压柱(52)的内半部分为锥台结构,且减阻珠(32)与挤压柱(52)的倾斜面相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力矩补偿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弧形架(31)上开设有滑动槽,滑动槽与滑动块(55)为滑动配合连接,滑动块(55)与弧形架(31)之间通过定位件(56)的嵌入进行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力矩补偿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隐藏式手柄(54)包括L型架(541)、手摇柄(542),L型架(541)安装在挤压柱(52)的侧壁上,L型架(541)上开设隐藏槽,隐藏槽与手摇柄(542)之间为销轴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余河柳,未经余河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6661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矿渣微粉生产线辊压机终粉磨系统
- 下一篇:一种制备6-氨基己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