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力矩补偿器控制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66612.1 | 申请日: | 2021-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831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余河柳 | 申请(专利权)人: | 余河柳 |
主分类号: | F16L51/02 | 分类号: | F16L51/02 |
代理公司: | 合肥集知匠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73 | 代理人: | 王丽丽 |
地址: | 036400 山西省忻州市***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力矩 补偿 控制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力矩补偿器控制方法及装置,由补偿器本体、支撑机构、连接环、支撑架、控制机构和挂钩配合完成的作业,本发明可以解决在力矩补偿器与两侧布置的外接管道对接后,补偿器的伸缩部分被拉伸较长后,由于伸缩部分的外部没有相应的固定结构,输送的介质在较大压力的冲击下,当其经过伸缩部分时容易使得伸缩部分出现晃动的情况,且晃动幅度较大,且伸缩部分的长度也没有相应的机构对其进行控制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补偿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力矩补偿器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补偿器习惯上也叫膨胀节,或伸缩节,属于一种补偿元件,利用其工作主体波纹管的有效伸缩变形,以吸收管线、导管、容器等由热胀冷缩等原因而产生的尺寸变化,在现代工业中用途广泛,供热上,为了防止供热管道升温时,由于热伸长或温度应力而引起管道变形或破坏,需要在管道上设置补偿器,以补偿管道的热伸长,从而减小管壁的应力和作用在阀件或支架结构上的作用力,力矩补偿器属于补偿器的一种,在力矩补偿器与两侧布置的外接管道对接后,补偿器的伸缩部分被拉伸较长后,由于伸缩部分的外部没有相应的固定结构,输送的介质在较大压力的冲击下,当其经过伸缩部分时容易使得伸缩部分出现晃动的情况,且晃动幅度较大,且伸缩部分的长度也没有相应的机构对其进行控制。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力矩补偿器控制方法及装置,可以解决在力矩补偿器与两侧布置的外接管道对接后,补偿器的伸缩部分被拉伸较长后,由于伸缩部分的外部没有相应的固定结构,输送的介质在较大压力的冲击下,当其经过伸缩部分时容易使得伸缩部分出现晃动的情况,且晃动幅度较大,且伸缩部分的长度也没有相应的机构对其进行控制等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力矩补偿器控制方法,具体控制方法如下:
S1、组装:通过卡位件将支撑机构的上下两端与补偿器本体进行连接,通过连接环对安装后的支撑机构的中部进行抱紧式连接,再通过控制机构对上下布置的连接环进行连接;
S2、对接:将补偿器本体一侧的法兰与外接管道进行密封式对接,手持隐藏式手柄进行摇动,从而带动挤压柱螺旋式内移,进而挤压连接杆反向移动,在连接杆挤压的作用下,补偿器本体另一侧的法兰向外移动,直到与另一根外接管道端面贴合,通过锁紧螺栓将二者进行连接;
S3、定期检查:对补偿器本体两侧对接的密封位置进行定期的气密性检查,并对损坏的零件进行及时的更换。
上述步骤S1-S3对力矩补偿器控制过程中,通常采用特定设计的装置对力矩补偿器的长度进行控制,该装置具体包括补偿器本体、支撑机构、连接环、支撑架、控制机构和挂钩,所述的补偿器本体的上下两端沿其周向均匀安装有挂钩,且上下对应布置的挂钩之间连接有支撑机构,支撑机构之间通过连接环连接,且连接环上下对应布置,连接环之间通过控制机构连接,连接环上均匀安装有支撑架。
所述的支撑机构包括两个连接杆、两个卡位件、内置杆、伸缩管,内置杆的上下两端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与两个连接杆连接,连接杆的外端与挂钩相扣,且连接杆与挂钩之间嵌入有卡位件,两个连接杆之间连有伸缩管。
所述的连接环包括两个弧形架和减阻珠,且两个弧形架的后端通过铰链连接,两个弧形架的前端通过连接件连接,弧形架的中部均匀开设有球体槽,球体槽上放置有减阻珠,减阻珠的设置减小了与挤压柱挤压的难度。
所述的控制机构包括罩体、挤压柱、转动架、隐藏式手柄、两个滑动块和两个定位件,罩体的中部通过螺纹配合的方式与挤压柱连接,挤压柱上安装有转动架,转动架的外端安装有隐藏式手柄,罩体内端的上下两侧安装有两个滑动块,滑动块与弧形架之间通过定位件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余河柳,未经余河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666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矿渣微粉生产线辊压机终粉磨系统
- 下一篇:一种制备6-氨基己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