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检测耳聋基因21位点的试剂盒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67870.1 | 申请日: | 2021-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812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4 |
发明(设计)人: | 余艳;陈鹏;谭兵健;代冰;唐春燕;葛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金域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Q1/6883 | 分类号: | C12Q1/6883;C12Q1/6858 |
代理公司: | 长沙优企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43 | 代理人: | 周栋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高新开发区麓天路***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耳聋 基因 21 试剂盒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耳聋基因21位点的试剂盒。所述试剂盒能同时检测耳聋基因的如下位点:检测GJB2基因c.35delG,c.176_191del16,c.235delC,c.299_300delAT,c.167delT,c.508_511dupAACG;GJB3基因c.538CT,c.547GA;MITO‑12SrDNA基因m.1555AG,m.1494CT;SLC26A4基因外显子9 c.1174AT,c.1226GA,c.1229CT;SLC26A4基因外显子2 c.281CT;SLC26A4基因外显子14c.1707+5GA;SLC26A4基因外显子16 c.1975GC,c.2027TA;SLC26A4基因外显子18 c.2162CT,c.2168AG;SLC26A4基因外显子4 c.589GA;SLC26A4基因外显子6/7 c.919‑2AG共21个位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学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检测耳聋相关基因的试剂盒。
背景技术
耳聋为最常见的出生缺陷之一,致病原因分为遗传和多种环境因素,其中至少有50%学语前耳聋是由遗传因素导致的。遗传性耳聋是指来自父母的遗传物质传递给后代引起听力下降,父母至少有一方为耳聋基因携带者。均携带隐性遗传耳聋基因的父母,再生育聋儿的风险为25%,显性遗传耳聋再生育则具有50%的风险。我国每年出生聋儿约3万,约有30万对生有一个聋儿的育龄夫妇面临再次生育另一个聋儿的风险,而且生育了一胎先天性聋儿的夫妇本身就是生育聋儿高危夫妇,他们迫切需要知道发生耳聋的准确病因并需要相应的产前诊断技术来确保再次生育成功。耳聋基因诊断则可以在60%左右的育有遗传性耳聋患儿夫妇再生育计划中发挥作用,保证第二胎不具有导致耳聋的同样缺陷基因,为计划生育和优生优育政策提供确实的技术保障和支持。
目前应用于临床的耳聋基因常规检测项目主要有线粒体12rsRNA基因、GJB2基因、GJB3基因、SLC26A4基因。耳聋基因筛查对先天性或遗传性耳聋的诊断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线粒体12rsRNA基因突变与氨基糖甙类药物引起耳聋有关;GJB2基因被认为我国最常见的致聋基因,患儿GJB2基因阳性,应考虑先天性或遗传性耳聋的可能性;SLC26A4基因突变可以导致大前庭水管综合征;GJB3基因的538CT为目前已知可诱发耳聋的致病基因。GJB3基因的538CT纯合突变,提示目前已经耳聋或以后发生耳聋的几率非常大;而GJB3基因的538CT杂合突变,提示以后可能发生耳聋或不发生耳聋的可能性均存在,因此需要长时期听力监测。
临床上针对遗传性耳聋的检测方法,多以测序为主,其中包含特异性高但是通量小的Sanger测序法,以及通量大但是费用高昂的二代测序。Snapshot技术是一种基于荧光标记单碱基延伸原理的SNP分型技术,具有高特异性、操作简单、经济以及较高通量的特点。Snapshot技术的难点在于针对检测位点的引物设计,需要考虑引物的结构、长度、Tm值、在反应体系中的比例平衡等多个因素。实验方法的完善需要经过大量的测试及优化调整,如何平衡设计引物,使得一次实验反应能更好的检测更多的位点,节约时间与经济成本,便是此技术的关键所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检测耳聋基因21位点的试剂盒。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所述检测耳聋基因21位点的试剂盒可以同时检测如下位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金域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未经长沙金域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6787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