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数字PCR检测EML4-ALK融合基因的反应体系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69548.2 | 申请日: | 2021-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732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徐梅波;张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远辰生物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Q1/6886 | 分类号: | C12Q1/6886;C12Q1/6851 |
代理公司: | 苏州吴韵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64 | 代理人: | 王铭陆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金***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数字 pcr 检测 eml4 alk 融合 基因 反应 体系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数字PCR检测EML4‑ALK融合基因的反应体系及其应用。所述检测体系包含EML4‑ALK融合基因的特异性引物和探针,通过筛选优化PCR扩增体系中引物探针序列和浓度比例组合,提高了融合突变的检出率,辅助特殊的RNA样本前处理过程,进一步减小了假阳性概率,同时使用数字PCR平台,显著提高了各种类型样本的检出率,本发明对游离核酸和外泌体RNA等微量样本的检测表现出较高的灵敏度和检测成功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数字PCR检测EML4-ALK融合基因的反应体系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生物分析技术的进步及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以及对基于基因医学理解的深入,精准医学(Precision Medicine)的概念从系统医学、转化医学等概念中提炼出来,成为一种高度综合且细致的医学新模式,有望提高疾病预防和疾病的治疗水平。随着世界许多主要国家提出精准医学的战略,精准医学已经成为未来医学的发展方向,2015年作为精准医学的元年,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时至今日,精准医学已成不可以逆转的发展趋势。
EML4-ALK融合基因是在2007年由日本学者SODA等发现,研究表明不同的EML4-ALK融合基因亚型都具有恶性转化和致癌性能力。研究表明3%-13%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含有此基因,它为非小细胞肺癌的个体化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靶点。EML4-ALK融合基因几种常见亚型包括亚型1(49.6%)、亚型2(10%)、亚型3a和3b(25.6%)、亚型4、亚型5a和5b、亚型6和亚型7。EML4-ALK融合基因亚型1(E13;A20)由EML4第13外显子和ALK第20外显子融合而成;EML4-ALK融合基因亚型2(E20;A20)由EML4第20外显子和ALK第20外显子融合而成;EML4-ALK融合基因亚型3a(E6;A20)由EML4第6外显子和ALK第20外显子融合而成;EML4-ALK融合基因亚型3b(E6ins33;A20)由EML4第6外显子和ALK第20外显子融合而成 ,第6外显子中插入了一段33bp片段;EML4-ALK融合基因亚型4(E14;ins11del49A20)由EML4第14个外显子和ALK第20外显子融合而成,第20外显子中插入了一段11bp片段,删除了一段49bp片段;EML4-ALK融合基因亚型5a(E2;A2)0由EML4第2外显子和ALK第20外显子融合而成;EML4-ALK融合基因亚型5b(E2;ins117A20)由EML4第2外显子和ALK第20外显子融合而成,第20外显子插入了一段117bp片段;EML4-ALK融合基因亚型6(E3;ins69A20)由EML4第3外显子和ALK第20外显子融合而成,第20外显子插入了一段69bp片段;EML4-ALK融合基因亚型7(E14;del12A20)由EML4第14外显子和ALK第20外显子融合而成,第20外显子删除了一段12bp片段。
目前国内已上市了包括克挫替尼、塞瑞替尼、阿来替尼在内的多种ALK抑制剂,因此,提供一种灵敏度高、准确性高、步骤简单、成本较低的检测EML4-ALK融合基因的反应体系,在相关癌症的诊疗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及实际的需求,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数字PCR检测EML4-ALK融合基因的反应体系,所述体系通过优化EML4-ALK融合基因的引物探针特异性,提高了融合突变的检出率,辅助特殊的RNA样本前处理过程,进一步减小了假阳性概率,综合上述特点及优势,本发明所述的检测体系可以在一个反应中实现三种EML4-ALK融合突变位点的同步检测,对于微量样本的检测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弥补了临床上取样困难、样本量少等不足。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远辰生物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未经远辰生物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6954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自动弯曲回位的机械臂夹持器
- 下一篇:一种套管定型预制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