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热膨胀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71419.7 | 申请日: | 2021-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721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31 |
发明(设计)人: | 胡滔 | 申请(专利权)人: | 铜陵四拓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5/45 | 分类号: | C04B35/45;C04B35/622 |
代理公司: | 铜陵市天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05 | 代理人: | 范智强 |
地址: | 244000 安徽省铜陵***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热 膨胀 复合材料 制备 工艺 | ||
1.一种低热膨胀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UIO-66粉末的制备;
按1:0.4~2.5的摩尔比分别称取适量的八水氧氯化锆及有机配体,将两者置于研钵中研磨10~35min;所得的混合粉末转入反应器中,并向其中加入适量的有机溶剂,在氮气的保护下,磁力搅拌处理,升温至100~105℃,并在此温度下保温反应6~9h;待反应完毕后,对反应器中所得的混合组分依次经过滤及醇洗2~3次,然后在60~80℃的条件下对其进行干燥处理,所得固体粉末即为UIO-66粉末成品;
步骤2、混料与球磨;
将步骤1所得UIO-66、CuO、WO3及改性石墨烯粉体按照Zr:W:Cu:改性石墨烯粉体= 1.0~1.5:2:1:0.8~1.2的摩尔比进行混合,然后将所得混合料经球磨及烘干处理后得到均匀分散的粉体;
步骤3、预烧与造粒;
将步骤2所得粉体装入坩埚,混合后在电窑炉中650~700℃的气氛保护下预烧2~3h;所得预烧料经过研磨及过筛处理后得到均匀分散的烧结粉料,然后采用传统造粒方法对烧结粉料进行造粒;
步骤4、高温烧结;
将步骤3中所得粒料置于电炉中,经排胶后于900~950℃气氛保护下烧结1~2h,烧结完毕后,所得即为低热膨胀复合材料成品;
所述步骤1中所用有机配体选用对苯二甲酸、氨基对苯二甲酸、硝基对苯二甲酸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步骤2中所用改性石墨烯的制备方法为:将多孔石墨烯与混合液按照一定的用量比一同转入反应设备中,混合搅拌均匀后,向反应设备中投入质量为多孔石墨烯30~60%、粒径为3~5nm的纳米碳化硅及适量的表面活性剂,经超声分散均匀后,向反应设备中加入质量为乙醇溶液0.8~2%的超支化聚酰胺;然后向反应设备中通入氮气,并将反应温度调至150~190℃,并在此温度下反应20~60h,待反应完毕后,反应设备中的混合组分依次经离心、洗涤及干燥处理后,所得固体物质即为改性石墨烯成品;所述多孔石墨烯的制备方法为:将功能添加剂与石墨烯按质量比2~4:1混合均匀后,先在水中浸泡10~15h,然后经烘干处理后在惰性气氛下,以600~800℃的条件对其进行活化处理2~4h;待活化完毕后,依次经水洗、酸洗及水洗处理,再对其进行烘干处理;烘干完毕后,所得固体物质即为多孔石墨烯成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热膨胀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用有机溶剂选用N,N-二甲基甲酰胺,且八水氧氯化锆与N,N-二甲基甲酰胺的用量比为0.008~0.025g/m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热膨胀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液选用浓度为50~70%的乙二醇水溶液,且所述多孔石墨烯与混合液的用量比为0.01~0.03g/m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热膨胀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活性剂选用烷基糖苷、椰子油脂肪醇二乙醇酰胺中的任意一种,且其用量为混合液质量的2.5~3.8%。
5.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一种低热膨胀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添加剂由氢氧化钾和碳酸氢钠按照质量比3:1混合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热膨胀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酸洗过程中选用浓度为1~1.5M的盐酸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铜陵四拓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铜陵四拓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7141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燃气蒸汽机组的快速启动系统
- 下一篇:可调式送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