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能源汽车智能充电控制方法、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71554.1 | 申请日: | 2021-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351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6 |
发明(设计)人: | 汪庆;刘红领;顾昌明;夏广飞;董童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恒大恒驰新能源汽车研究院(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62 | 分类号: | B60L53/62;B60L53/66;B60L58/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诺创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28 | 代理人: | 黄姝;杨仁波 |
地址: | 20161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能源 汽车 智能 充电 控制 方法 存储 介质 电子设备 | ||
1.一种新能源汽车智能充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行程信息、系统设置和负载数据;
根据所述行程信息、所述系统设置和所述负载数据确定行程能耗;
获取动力电池剩余电量;
根据所述行程能耗和所述动力电池剩余电量,判断是否有即时充电需求,若有则
根据当前充电模式,控制车辆行驶至设定范围内的闲置充电位进行充电:
若当前充电模式为自动模式,具体包括:
根据充电功率,计算满足行程能耗的最短充电时长;
根据所述行程信息和电力波段信息,确定目标充电时段,目标充电时段结合行程时间优先选择在用电波谷段进行充电,即夜间电力负荷较小的时候进行充电,若行程时间与用电波谷段重合,则在保证不影响的情况下,使目标充电时段处于用电波谷段的时间尽可能多;
控制车辆在所述目标充电时段行驶至设定范围内的闲置充电位至少充电所述最短充电时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智能充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行程能耗和所述动力电池剩余电量,判断是否有即时充电需求,具体包括:
若所述动力电池剩余电量小于动力电池满电电量,并且
所述动力电池剩余电量小于或等于所述行程能耗,则
认为有即时充电需求。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能源汽车智能充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所述行程能耗大于或等于动力电池满电电量,则
根据行程信息确定二次充电计划,所述二次充电计划包括充电地点和充电时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能源汽车智能充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所述动力电池剩余电量小于动力电池满电电量,并且
所述动力电池剩余电量大于所述行程能耗,则
向用户发出充电需求选择,若接收到充电指令,则
根据当前充电模式,控制车辆行驶至设定范围内的闲置充电位进行充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智能充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车辆行驶至设定范围内的闲置充电位进行充电,具体包括:
获取设定范围内的充电系统信息,若设定范围内存在闲置充电位,则控制车辆行驶至距离最近的闲置充电位进行充电;
否则以设定频率获取设定范围内的充电系统信息,直至捕捉到闲置充电位,控制车辆行驶至闲置充电位进行充电。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智能充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行程信息包括出发时间和行车路线,所述系统设置包括驾驶模式、能量回收模式和空调设置,所述负载数据包括乘员数量和载物重量;
所述根据所述行程信息、所述系统设置和所述负载数据确定行程能耗,具体包括:
根据行车路线、驾驶模式和能量回收模式确定基础能耗;
根据出发时间、行车路线和空调设置确定空调能耗;
根据行车路线、乘员数量和载物重量确定负载能耗;
确定所述基础能耗、所述空调能耗和所述负载能耗之和为行程能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能源汽车智能充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行车路线、驾驶模式和能量回收模式确定基础能耗,具体包括:
根据行车路线进行行车路况划分,包括行车路况和每种所述行车路况对应的里程;
根据驾驶模式和能量回收模式确定每种所述行车路况对应的基础能耗率;
根据每种行车路况的里程和对应的基础能耗率确定每种所述行车路况对应的能耗;
将所有所述行车路况对应的能耗相加计算基础能耗。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能源汽车智能充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出发时间、行车路线和空调设置确定空调能耗,具体包括:
根据出发时间和行车路线确定空调预计工作时间;
根据空调设置、行车路线的环境温度和所述空调预计工作时间确定空调能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恒大恒驰新能源汽车研究院(上海)有限公司,未经恒大恒驰新能源汽车研究院(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7155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