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波纹管注塑制造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71681.1 | 申请日: | 2021-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704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张玉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塑茂管道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17;B29D23/00;B26D7/01;B26D7/27 |
代理公司: | 马鞍山市金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11 | 代理人: | 文香达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马***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波纹管 注塑 制造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1.一种波纹管注塑制造装置,包括基座(1),所述基座(1)上固定设置有控制机构(2),所述控制机构(2)的右侧通过连接杆(3)固定连接有内杆(4),所述基座(1)上设置有移动小车(5),所述移动小车(5)上设置有与内杆(4)配合设置的外模具(7),所述控制机构(2)上设置有注塑机构(8),所述控制机构(2)与注塑机构(8)电性连接,所述注塑机构(8)的输出端通过输出软管(9)与外模具(7)的内腔连通,其特征在于:该波纹管注塑制造装置还包括加工机构(10),所述加工机构(10)包括伸缩杆(101),所述伸缩杆(101)的底端固定设置有位移板(102),所述位移板(102)的底部从左往右依次固定设置有刀体(103)和检测机构(104);
所述检测机构(104)包括检测外壳(1044),所述检测外壳(1044)内腔的顶部固定设置有检测弹簧(1041),所述检测弹簧(104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移动块(1042),所述移动块(1042)的两侧均贯穿设置有导向杆(1043),所述移动块(1042)的底部镶嵌有检测滚珠(1047),所述检测滚珠(1047)的底部贯穿检测外壳(1044)并延伸至检测外壳(1044)的底部,所述移动块(1042)的右侧设置有电刷(1045),所述检测外壳(1044)内腔的右侧设置有与电刷(1045)配合设置的检测电阻(1046),所述电刷(1045)串联于检测电阻(1046)的电路中,所述控制机构(2)与检测电阻(1046)电性连接;
所述外模具(7)包括上模具(71)和下模具(74),所述上模具(71)的顶部贯穿设置有连通管(73),所述刀体(103)和检测机构(104)的有效间距与相邻连通管(73)之间的有效间距相同,所述下模具(74)的左侧连通有出入管(72),所述上模具(71)、下模具(74)和内杆(4)拼接后形成一个注塑空间,注塑空间仅通过出入管(72)和连通管(73)与外界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波纹管注塑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上设置有与移动小车(5)配合设置的移动轨道(6)。
3.一种波纹管注塑制造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波纹管注塑制造装置,具体操作如下:
S1、根据生产需要配制注塑原料,并将注塑原料接入至注塑机构(8)的输入端;
S2、通过移动小车(5)的移动改变外模具(7)相对于内杆(4)的相对位置,从而使得上模具(71)、下模具(74)和内杆(4)拼接,从而形成注塑空间;
S3、将输出软管(9)与出入管(72)连通,随后控制注塑机构(8)工作,逐渐将注塑原料加入至注塑空间内;
S4、当部分注塑原料从连通管(73)内溢出后停止注塑机构(8)的工作,随后对注塑空间内的注塑原料进行定性操作;
S5、拆分上模具(71)、下模具(74)和内杆(4),从而使得注塑空间内的注塑原料露出,从而得到粗产品;
S6、使用加工机构(10)对步骤S5中得到的粗产品进行加工操作,具体操作如下:
S61、将连通管(73)在粗产品上对应产生的限位通孔开口垂直朝上,将伸缩杆(101)的顶端固定于固定设备上,并保证伸缩杆(101)所在直线相对于水平面垂直;
S62、移动粗产品的相对位置,将检测滚珠(1047)陷入至从左侧数第二个限位通孔内,并使得刀体(103)对应设置于最左侧的限位通孔的正上方;
S63、通过控制伸缩杆(101)的有效长度改变刀体(103)相对于粗产品的距离,同时旋转粗产品,从而在刀体(103)的作用下进行加工操作;
S64、加工操作完成后,水平移动粗产品,从而使得检测滚珠(1047)移动并陷入至目前限位通孔左侧相邻的限位通孔位置,并重复进行步骤S63,直至目前限位通孔左侧没有限位通孔为止,此时进行步骤S7,移动时,通过检测电阻(1046)的有效阻值判断检测滚珠(1047)是否完全陷入至目标限位通孔内;
S7、根据生产需要,将步骤S64中得到的产品继续加工,直至生成最终产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塑茂管道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塑茂管道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7168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