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氨酯降解回收再利用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72143.4 | 申请日: | 2021-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027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4 |
发明(设计)人: | 顾晓华;齐文斌;赵朝阳;董雨磊;王肖尧;刘思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鹤城高分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J11/20 | 分类号: | C08J11/20;C08J11/28;C08G18/66;C08G18/48;C08G18/32;C08G18/76;C08J9/14;B01J21/06;B01J37/03;C08L7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精金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70 | 代理人: | 宋秀兰 |
地址: | 2016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氨酯 降解 回收 再利用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废旧聚氨酯回收利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催聚氨酯降解回收再利用的方法。本发明提供一种使用自制钛系催化剂进行废旧聚氨酯水解回收的方法,所述催化剂使用钛酸酯、乙醇和双羟基醇为原料制备得到,抗水解性能佳,催化活性高,可以将废旧聚氨酯催化降解成小分子聚醚多元醇。使用所述聚醚多元醇制备的保温聚氨酯泡沫材料,具有较低的导热系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旧聚氨酯回收利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催聚氨酯降解回收再利用的方法。
背景技术
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通常是以聚合物多元醇、二异氰酸酯、扩链剂、交联剂及少量助剂为原料,通过加聚反应制得的嵌段聚合物。TPU是一种性能较优越的高分子材料,既具有橡胶弹性又具有塑料刚性的高分子合成材料,又有良好的机械强度、耐磨性能、耐油、耐低温、高弹性、硬度范围广等优势.在军工﹑航天、声学、生物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随着聚氨酯制品产量的增加,聚氨酯弹性体制品的边角料和废旧产品的废弃量也在逐年增长,对废旧聚氨酯材料回收利用的研究已成为聚氨酯行业为保护环境,降低生产成本的有效措施,对废旧聚氨酯进行讲解回收,可以减少了资源的浪费,也达到了保护环境的目的。同时因“变废为宝”而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中国专利申请CN103374145A中提出以双羟基醇、乙醇胺的混合物为醇解剂,以醋酸锂﹑醋酸钠或醋酸钾为催化剂,将浇注型聚氨酯弹性体在145-195℃,反应时间为5.5-6.5h降解,得到的降解料分上下两层,上层物质与异氰酸酯反应制备聚氨酯粒料,下层物质蒸馏提纯,制备硬质聚氨酯泡沫,但是分层使得降解料的相容性变差且利用率低下,工艺流程繁琐复杂。
中国专利申请CN107955206A公开了一种废旧聚氨酯泡沫降解回收聚醚多元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小分子醇和助解剂混合复配成醇解液;(2)将废旧聚氨酯泡沫加入到复配的醇解液中进行降解反应;(3)将降解后的粗聚醚进行减压脱气处理,得到可再利用的粗聚醚多元醇。其中小分子醇为乙二醇、二乙二醇、丙二醇、二丙二醇、二甘油、丁二醇或聚乙二醇中的一种或几种;助解剂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镁、醋酸钠、醋酸钾、二甲胺、三乙胺、三乙醇胺或二乙醇胺中的一种或几种。
中国专利申请CN107955206A公开了一种废旧聚氨酯材料的定向降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废旧聚氨酯材料与有机胺或者酰胺类催化剂、反应溶剂混合形成降解体系,反应降解完成并冷却后,加水,过滤,滤饼洗涤并干燥得到芳香多胺类物质;滤液经有机溶剂萃取分层,分层得到的有机溶剂相烘干得到长链聚醚多元醇类物质;分层得到的水相可以重复用于聚氨酯的降解。所述有机胺或者酰胺类催化剂为小分子有机胺类化合物,包括尿素、硫脲、乙二胺、己二胺、1,2-丙二胺、1,4-丁二胺、甲酰胺、乙酰胺、丙酰胺、N,N-二甲基甲酰胺、丁二酰亚胺、哌嗪或1,4-二甲基哌嗪中的任意一种;所述反应溶剂为极性溶剂或其水溶液,可以是低分子量的醇类或者酮类及低分子量的醇类或者酮类的水溶液,包括:甲醇、乙醇、丙醇、乙二醇、1,2-丙二醇、1,3-丙二醇、甘油、丙酮、甲乙酮的一种或多种以及它们的水溶液。
可以看出现有技术中对废旧聚氨酯的降解方案以醇解或胺解为主,大多使用无机碱、有机碱或酰化催化剂辅助进行。这些方案降解得到的产品聚醚多元醇或聚醚多元胺往往分子量较大,在进行进一步利用时可操作空间较小。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降解聚氨酯材料及再利用的方法。
一种聚氨酯降解回收聚醚多元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小分子醇和钛系催化剂复配为醇解剂;
S2:将聚氨酯和醇解剂混合均匀,加热进行醇解,即得所述再生聚醚多元醇。
所述钛系催化剂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
SS1:将钛酸酯和乙醇水溶液反应得到中间产物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鹤城高分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鹤城高分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7214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