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循环通道式蒸汽炸锅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74047.3 | 申请日: | 2021-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974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30 |
发明(设计)人: | 闻继望;楼洪献;臧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比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37/06 | 分类号: | A47J37/06;A47J27/04 |
代理公司: | 宁波奥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7 | 代理人: | 姜瑞祥;白洪长 |
地址: | 315400 浙江省宁波市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循环 通道 蒸汽 炸锅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循环通道式蒸汽炸锅,是针对解决现有同类产品较少通过机体底部的热风进入机头后对内锅中食物进行加工,清洗装配较为不便的技术问题而设计。其要点是该蒸汽炸锅的内锅底部设有食物网架,内锅底部的隔热层内设有热风区蜗壳通道,热风区蜗壳通道的一端与内锅底部的热风出口连接,热风区蜗壳通道另一端的热风入口内设有热风区贯流风叶,热风区蜗壳通道的热风入口与下壳的铰接端内下热风区通道连接,下热风区通道内设有发热管,热风区通道上方的上壳内设有上热风区通道;内锅底部的下壳内设有净水箱和废水箱,内锅中食物网架下方的热风区蜗壳通道内设有伸入的蒸汽喷管,内锅内食物网架下方的可旋转导流风叶固定于蒸汽喷管端部的轴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炸锅,是一种循环通道式蒸汽炸锅。
背景技术
空气炸锅是一种利用高速空气循环技术对食品进行炸制的新型家用电器,其做出的食品比传统电炸锅相比可降低80%油脂,在日常使用中易于清洁,既安全又经济,备受人们所青睐。现有一些空气炸锅具有蒸汽功能,如中国专利文献中披露的申请号202020718726.X,授权公告日2021.03.02,实用新型名称“一种蒸汽空气炸锅”;但上述产品和同类产品主要通过机头上部的加热器对内锅中食物进行加工,较少通过机体底部的热风进入机头后对内锅中食物进行加工,并缺少废水回收清理的结构设计。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向本领域提供一种循环通道式蒸汽炸锅,使其解决现有同类产品较少通过机体底部的热风进入机头后对内锅中食物进行加工,以及机体清洗装配较为不便,烘烤效率较低,风叶易腐蚀的技术问题。其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循环通道式蒸汽炸锅,该蒸汽炸锅的上壳一侧与下壳一侧铰接,下壳内设有隔热层,所述铰接一端对称的另一侧隔热层上方下壳内设有内锅;其结构设计要点是所述内锅内的底部设有食物网架,内锅底部的隔热层内设有热风区蜗壳通道,热风区蜗壳通道的一端与内锅底部的热风出口连接,热风区蜗壳通道另一端的热风入口内设有热风区贯流风叶,电机的电机轴通过隔热层与热风区贯流风叶连接,热风区蜗壳通道的热风入口与下壳的铰接端内下热风区通道连接,下热风区通道内设有发热管,热风区通道上方的上壳内设有上热风区通道,上热风区通道的一端管口与下热风区通道的管口在上壳关闭时对齐,上热风区通道的另一端管口位于内锅上方的上壳内,上热风区通道的管口与可视锅盖的顶部口连接,可视锅盖的底部喇叭口与内锅的锅口在上壳关闭时对齐封盖,可视锅盖的一侧排气口设有排汽口盖,电机和发热管通过线路与下壳一侧控制面板的下壳内控制器连接。从而下热风区通道内发热管产生的热风通过热风区贯流风叶进入热风区蜗壳通道内,通过内锅再进入可视锅盖与内锅构成内腔对食物网架上的食物进行加工烹饪,再通过上热风区通道、下热风区通道,回到下热风区通道内发热管进行重新加热。
所述内锅底部的下壳内设有净水箱和废水箱,内锅中食物网架下方的热风区蜗壳通道内设有伸入的蒸汽喷管,蒸汽喷管、净水箱和废水箱通过软管与下壳内的电磁阀和蒸汽发生器连接,废水箱通过软管与内锅下方下热风区通道的废水孔连接,电磁阀和蒸汽发生器通过线路与控制器连接。上述为该蒸汽炸锅内蒸汽结构的具体设置,即通过蒸汽发生器出来的蒸汽由蒸汽喷管喷出的同时在热风区蜗壳通道内热风加热后对食物进行烹饪,其亦可省略蒸汽结构,采用上述空气炸锅结构。
所述热风区蜗壳通道两端内的通道中设有下可活动阀门,上热风区通道与可视锅盖的连接处设有上可活动阀门,上可活动阀门和下可活动阀门为单向机械阀。从而通过阀门结构使热风区蜗壳通道和上热风区通道内热风流动方向进行控制,或者通过以下电磁阀结构对阀门结构进行控制。
所述上可活动阀门和下可活动阀门替换为电机阀,电机阀通过线路与控制器连接。
所述热风区贯流风叶下方的隔热层底部设有冷风区贯流风叶,冷风区贯流风叶一侧的下壳设有冷风口,冷风区贯流风叶与电机的电机轴连接。上述结构便于提高机体内的降温和冷却,从而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比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比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7404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