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铁路车辆缓解阀的顶杆卡滞的检测修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74590.3 | 申请日: | 2021-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996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5 |
发明(设计)人: | 赵玉玲;刘振兵;田玉州;代聪娟;常二亮;闫海涛;刘志冬;郭浩兵;陈巍巍;陈宇;王志峰;王晓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太原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35/00 | 分类号: | B23B35/00;G01B5/00;G01B5/252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创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4 | 代理人: | 高爽 |
地址: | 030027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铁路车辆 缓解 顶杆卡滞 检测 修复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路车辆缓解阀的顶杆卡滞的检测修复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缓解阀的顶杆的衬套孔的孔径和顶杆的外径;根据衬套孔的孔径和顶杆的外径制造检测杆,使检测杆的外径小于衬套孔的孔径并大于顶杆的外径;利用检测杆检测衬套孔与顶杆孔的同轴度是否合格;若衬套孔与顶杆孔的同轴度不合格,则对顶杆孔进行切削加工;该方法通过检测杆检测衬套孔与顶杆孔的同轴度是否合格,并对衬套孔与顶杆孔的同轴度不合格的缓解阀的顶杆孔进行切削加工,实现对缓解阀的修复,修复后的缓解阀可以继续使用,检测和修复操作简单,成本低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缓解阀顶杆卡滞检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铁路车辆缓解阀的顶杆卡滞的检测修复方法。
背景技术
铁路货车制动装置主要由120型空气控制阀、制动缸、副风缸、加缓风缸、空重车调整装置、制动管等组成,其中120型空气控制阀由中间体、主阀、半自动缓解阀和紧急阀组成。半自动缓解阀在铁路货车制动缓解中的作用为:在铁路货车空气制动时主要起连接通路的作用(此过程中半自动缓解阀不得漏泄),在铁路货车需要单辆缓解时,可人工拉动半自动缓解阀进行排气、进而缓解车辆。
现有的铁路货车的半自动缓解阀主要由缓解阀体、手柄部和缓解阀部组成,在铁路货车空气制动、缓解过程中,不拉缓解阀手柄时,半自动缓解阀处于非工作状态(参见图1),手柄部上方的两个止回阀在副风缸空气压力、加速缓解风缸空气压力以及止回阀弹簧作用下与座密贴;缓解部连通主阀滑阀座和制动缸之间的通路,半自动缓解阀只作为一条通路,不影响制动机的制动、缓解作用。车辆制动以后需要单独缓解时,拉动半自动缓解阀手柄(持续3秒及以上),手柄座、顶杆座和顶杆上移,顶杆顶开其顶部的夹心阀,夹心阀上部的副风缸和加速缓解风缸通大气,使120型空气控制阀主阀产生压差从制动位到缓解位,从而引起车辆缓解。车辆缓解完毕后,手柄恢复原位,手柄部的夹心阀在弹簧作用下恢复到关闭状态。
近年来,车辆在运用中偶尔会出现半自动缓解阀漏泄问题。经对故障车辆的半自动缓解阀进行排查,半自动缓解阀存在顶杆卡滞情况,从而引起半自动缓解阀漏泄,此问题将对车辆运行产生安全隐患。目前现有的铁路货车制动阀相关检修标准中,无半自动缓解阀顶杆卡滞检测的相关标准。因此,为确保铁路货车制动阀性能稳定,需要制定半自动缓解阀顶杆卡滞检测规范及修复方案,解决制动阀漏泄隐患,提高车辆运用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铁路车辆缓解阀的顶杆卡滞的检测修复方法,该方法通过检测杆检测衬套孔与顶杆孔的同轴度是否合格,并对衬套孔与顶杆孔的同轴度不合格的缓解阀的顶杆孔进行切削加工,实现对缓解阀的修复,修复后的缓解阀可以继续使用,检测和修复操作简单,成本低廉。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铁路车辆缓解阀的顶杆卡滞的检测修复方法,该方法包括:
获取缓解阀的顶杆的衬套孔的孔径和顶杆的外径;
根据所述衬套孔的孔径和所述顶杆的外径制造检测杆,使所述检测杆的外径小于所述衬套孔的孔径并大于所述顶杆的外径;
利用所述检测杆检测所述衬套孔与所述顶杆孔的同轴度是否合格;
若所述衬套孔与所述顶杆孔的同轴度不合格,则对所述顶杆孔进行切削加工。
可选地,所述获取缓解阀的顶杆的衬套孔的孔径和顶杆的外径包括:
测量所述衬套孔的孔径;
当所述顶杆包括三个板状部,三个所述板状部连接使所述顶杆的截面为Y形时,测量所述板状部的厚度和所述顶杆的截面底部距离顶部的最大距离,并计算所述顶杆的截面的外接圆直径作为所述顶杆的外径;
当所述顶杆的截面为十字形时,直接测量所述顶杆的外径。
可选地,所述检测杆的外径比所述顶杆的外径大0.01-0.04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太原机车车辆有限公司,未经中车太原机车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7459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