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轻量化且快速实现轻型商用车后空调冷暖自动切换的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76796.X | 申请日: | 2021-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108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发明(设计)人: | 王威;黄志冰;邓小勇;闵五保;童磊;储伟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H1/00 | 分类号: | B60H1/00;B60H3/02;B60H3/06 |
代理公司: | 南昌青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23 | 代理人: | 刘爱芳 |
地址: | 330001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量化 快速 实现 轻型 商用 空调 冷暖 自动 切换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轻型客车后冷暖分离式空调技术领域,提供轻量化且快速实现轻型商用车后空调冷暖自动切换的系统,包括空调控制面板、冷风执行机构、暖风执行机构和电源按键,所述空调控制面板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温度和风量显示屏,所述空调控制面板的左侧设置有风量旋钮,所述风量旋钮的下方设置有电源按键,所述空调控制面板的右侧设置有温度调整旋钮,通过设置自动空调执行机构(冷风执行机构、暖风执行机构)两部分,本发明通过在现有顶置空调和B立柱暖风的基础上增加一个空调控制器,当乘客设定一个温度时,系统会根据设定的温度自动调整鼓风机风量和选择冷风或暖风,来快速实现车内温度达到顾客所需求的舒适状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轻型客车后冷暖分离式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轻量化且快速实现轻型商用车后空调冷暖自动切换的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国内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以及人们对车内环境舒适度要求的逐步提高,汽车市场对整车空调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商用车车内空间较大,普通前置空调无法满足后排乘客对车内制冷、制热的要求,因而大部分商用车制造企业会在驾驶室后端增加后空调/后暖风;受商用车成本及设计条件的限制,目前大部分主流汽车厂商采用手动控制的后空调/暖风系统;
乘客使用时无法达到一个舒适的温度,需要高频次的调节风量和冷暖切换来达到相对舒适的温度,操作复杂,因此,为满足顾客的舒适性及操作简单的需求,开发一款仅需要顾客设置温度,即可实现风量和冷暖自动切换的空调系统。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轻量化且快速实现轻型商用车后空调冷暖自动切换的系统,用以解决现有的轻量化且快速实现轻型商用车后空调冷暖自动切换的系统使用时无法达到一个舒适的温度,需要高频次的调节风量和冷暖切换来达到相对舒适的温度,操作复杂的缺陷。
(二)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轻量化且快速实现轻型商用车后空调冷暖自动切换的系统,包括空调控制面板、冷风执行机构、暖风执行机构和电源按键,所述空调控制面板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温度和风量显示屏,所述空调控制面板的左侧设置有风量旋钮;
所述风量旋钮的下方设置有电源按键,所述空调控制面板的右侧设置有温度调整旋钮,所述温度调整旋钮的下方设置有Auto键按键,所述空调控制面板的下方设置有暖风执行机构,所述暖风执行机构上安装有暖风机;
所述暖风机的一侧设置有暖风风道,所述暖风风道的上方设置有加湿机构,所述加湿机构包括水箱、超声波雾化器、进水口、连接件、雾化管和雾化喷头,所述水箱设置于暖风风道顶端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空调控制面板的一端设置有冷风执行机构,所述冷风执行机构的左侧设置有左鼓风机,所述冷风执行机构的右侧设置有右鼓风机,所述左鼓风机和右鼓风机的下方均设置有冷风风道。
优选的,所述空调控制面板的上方设置有防尘机构,所述防尘机构包括卡扣、防尘罩和扣槽,所述防尘罩设置于空调控制面板的上方,所述防尘罩表面顶端的两侧连接有卡扣,所述扣槽设置于空调控制面板表面底端的两侧。
优选的,所述冷风风道的底端设置有过滤机构,所述过滤机构包括滤板、卡槽、滤网、弹簧槽、卡合弹簧和卡块,所述滤板设置于冷风风道的底端,所述滤板的顶端开设有卡槽,所述滤板的底端设置有滤网,所述卡槽的两侧设置有弹簧槽。
优选的,所述卡扣插入扣槽的内部,所述防尘罩与空调控制面板之间为活动铰接,所述防尘罩的面积小于空调控制面板的面积。
优选的,所述弹簧槽的内部设置有卡合弹簧,所述卡合弹簧的一侧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的一侧延伸出弹簧槽,所述卡块利用卡合弹簧设计为弹性伸缩结构。
优选的,所述卡块卡入冷风风道外部底端的两侧,所述卡块和冷风风道之间构成卡合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7679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