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强亲水型微针基材与载药微针及其在治疗疾病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79410.0 | 申请日: | 2021-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260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14 |
发明(设计)人: | 尹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尹忠 |
主分类号: | A61M37/00 | 分类号: | A61M37/00;A61K9/00;A61K38/22;A61K38/28;A61K45/00;A61K47/10;A61K47/26;A61K47/32;A61P3/10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庄沙丽;徐冬涛 |
地址: | 210036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强亲水型微针 基材 载药微针 及其 治疗 疾病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由强亲水型基材制成的微针,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使用聚乙烯醇和小分子多羟基化合物的组合物为基材,制备具有强亲水表面的微针与载药微针及其在治疗疾病中的应用。本发明使用多羟基高分子物质聚乙烯醇与小分子多羟基化合物配伍,可以获得具有强亲水性表面的微针,只要接触药物即可强力吸附药物、不易脱落、工艺简易、容易量产,载药量明显增高,药物使用效率高,空白微针制备与载药分阶段进行,载药阶段避免了高温,能有效地应用于治疗疾病的载药与释药,易于量产。本发明的微针基材组合物以及由此制成的空白微针以及使用空白微针载药,保持了聚乙烯醇固有的表面强亲水极性,使得包裹式载药的载药量和进入体内的透过量明显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由强亲水型基材制成的微针,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使用聚乙烯醇和小分子多羟基化合物的组合物为基材,制备具有强亲水表面的微针与载药微针及其在治疗疾病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药物微针作为载药释药的方式,近年发展迅速,但量产的实际应用还相对迟缓。虽然各种现有技术在微针的制备与载药方式等方面有所不同,其应用受制于微针的成型方式与释药方式。
药物微针的载药方式主要有两种,1、混合式载药:把药物与微针基材粉末混匀一体,再将含有药物的混合物料加工成微针;2、包裹式载药:先将微针基材物料单独加工成空白微针,再把药物在低温环境中装载到微针针尖部位。这两种载药方式各有优劣,混合式载药量不够大,包裹式载药量更小、甚至要小许多倍;尽管包裹式载药量更小且容易脱落,但所载药物位于微针针尖的表面,与人体组织直接接触,药物释放快且较充分,吸收完全,用药节省;混合式载药的药物包埋在整个微针体内,虽然载药量高于包裹式,但仅仅微针针尖部位的药物才能进入人体组织,其释药过程受到针尖基材的阻挡,药物释放慢,残留在针体远端不起药效的药物多;包裹式的药物容易从微针表面脱落,挤入皮孔后也容易受到挤压,部分药物被推出到皮外。这种包裹载药的易脱落、载药量小和被挤出皮外,通常是由于微针表面与药物之间的附着力(亲和力)不足所致。
药物微针的成型方式通常有两种,1、非模具成型(如拉丝法、3D打印法);2、模具成型。所述的模具成型方式有三种:1、混合物料热注法,物料中的药物要经受较高温度、不能用于绝大部分蛋白多肽类药物;2、混合物料浓溶液冷注法,此法可以低温进行、保证药物品质,但干燥过程耗时长,量产放大受限制;3、热压冷包法,先将热塑性基材热压制成空白微针,再进行低温包裹载药,此法工艺简便容易量产放大,但载药量很小,药物容易脱落,针尖推入皮肤后,部分药物还可能被挤出到皮外。
综上所述、药物微针的主要技术问题有:混合物料载药方式,药物利用率低,综合效益差;载药量偏小,尤其是包裹式载药量更小、容易脱落;许多案例要经高温,不适用于许多药物;工艺过程较为复杂,需要精密控制各种条件,难以量产放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以相对简易的工艺流程就可制备微针的微针基材组合物,利用所述基材组合物制备获得空白微针,及其利用所述空白微针接触担载药物,进而成为用于治疗疾病的药物制剂形式。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强亲水型微针基材组合物,其是由小分子多羟基化合物与聚乙烯醇组成,所述的小分子多羟基化合物与聚乙烯醇的羟基比为0.1:1~1.3:1,所述的聚乙烯醇的聚合度为300~3500,醇解度为80%以上。
所述的聚乙烯醇的聚合度为300~2600。
所述的聚乙烯醇的醇解度为88%以上。
所述的小分子多羟基化合物与聚乙烯醇的羟基比为0.15:1~1:1。
所述小分子多羟基化合物选自甘油、赤藓糖醇、苏糖醇、木糖醇、阿糖醇、核糖醇、山梨糖醇、甘露糖醇、半乳糖醇、艾杜糖醇、庚七醇、核糖、木糖、葡萄糖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小分子多羟基化合物选自甘油、赤鲜糖醇、木糖醇、山梨糖醇、甘露糖醇的一种或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尹忠,未经尹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794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成衣无氟防水整理液及其应用
- 下一篇:油烟机、油烟机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