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故障指示器检测线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80595.7 | 申请日: | 2021-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339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王明;孙立成;赵成;倪妍妍;戚振彪;郝雨;张天军;王若民;杨娴;肖遥;冯玉;骆晨;吴凯;孙靓靓;李萌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8 | 分类号: | G01R31/08;G01R1/04;G01R1/02;B65G1/04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浩智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4 | 代理人: | 缪璐欢 |
地址: | 230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故障 指示器 检测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故障指示器检测线,涉及故障指示器检测技术领域,包括第一输送机、输送载具、存储库、堆垛机、自动抓取机器人、第二输送机和检测台体;故障指示器包括采集单元和汇集单元;检测台体包括移载挂装机构和自动短接工装,移载挂装机构包括承载装置、移动装置和悬挂装置。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本发明中的检测线能够实现对故障指示器的自动化检测,同时实现检测与仓储的无缝对接。检测过程中只需要调整采集单元相对于导电杆的位置,然后将挂装杆套设在导电杆外侧壁,通过自动短接工装进行连接测试,操作简单,且易于实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故障指示器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故障指示器检测线。
背景技术
故障指示器是配电自动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覆盖面积广、使用数量大,其工作的可靠性、实时性将直接影响配电自动化系统的运行稳定性。然而现在市场中故障指示 器种类繁多,各厂家设备的技术指标参差不齐,存在部分配电自动化终端、配电线路故 障指示器掉线、遥测误差偏大,遥测和遥信上送不及时,误动、漏报等问题,严重影响 配电网的自动化水平,制约配电网的智能化发展。
随着国家电网公司配电自动化的建设,大量的故障指示器将接入配网,为了确保设 备安全、稳定、可靠运行,运检三〔2017〕6号国网运检部关于做好配电自动化建设 应用工作的通知要求”配电终端、故障指示器供货前抽检及供货后全检,但是现有依靠 人工进行检测的工作模式,总体效率低下,检测能力已经满足不了数量众多的故障指示 器检测需求。
现有常用的测试、评价和验收配电终端和故障指示器方法为采用继保测试仪或信号 源加载特征波形来模拟短路或接地故障,进而对设备进行检测,这种测试方式存在以下缺点:
(1)操作过程很复杂,需专业测试人员设置故障波形序列,且参与测试的人员较多,主观因素占比大,不利于大面积推广和使用;
(2)测试过程可追溯性差,需人员全程跟踪测试,无法自动生成测试记录;
(3)测试模式不灵活,无法快速实现测试策略的改变;
(4)测试的自动化程度很低,无法实现测试方案的自动生成以及测试过程全监督;
(5)测试仪的输出功率有限,无法产生大的负荷电流和故障电流,难以进行完整的功能和性能测试。
同时为了更好的模拟模拟配电线路的正常运行状态,故障指示器的工况环境,检验 故障指示器的各种功能、性能,要求故障指示器检测时检测系统可持续输出最大值达1000A的正常负荷电流和持续输出最大值达10kV的线路电压的工况环境,模拟实际10kV 配电线路多种运行状况。传统模式采用人工进行测试,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公开号为CN110018398A的专利申请公开一种故障指示器智能化检测线,其检测过程中通过挂取单元拨开采集单元的弹簧和压片,将采集单元悬挂在检测辊上,然后通过 调控柜给检测辊输送电压,其每次检测时需要拨开采集单元的弹簧和压片,操作繁琐。 因此建设一流、智能、高效的智能化、自动化故障指示器检测线势在必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化程度高、检测高效的故障指示器检 测线。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故障指示器检测线,包括第一输送机、输送载具、存储库、堆垛机、自动抓取机器人、第二输送机和检测台体;所述故障指示器包括采集单元和汇集单元;
所述检测台体包括移载挂装机构和自动短接工装,所述移载挂装机构包括承载装置、移动装置、悬挂装置和夹紧装置,所述承载装置位于移动装置上,用来挂装采集单 元的挂装杆位于承载装置上;所述悬挂装置包括导电杆,所述移动装置移动,致使挂装 杆套设在导电杆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8059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