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螺旋叶片的加工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81180.1 | 申请日: | 2021-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237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8 |
发明(设计)人: | 吴荣主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泽超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60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螺旋 叶片 加工 工艺 | ||
本申请涉及螺旋叶片成型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螺旋叶片的加工工艺。一种螺旋叶片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处理步骤:S1、切割下料;S2、拉伸成型;S3、一级覆层:采用镍钛合金焊丝进行氩弧焊改良层,堆焊层数为一层两道,采用窄间隙埋弧焊,道与道之间的搭接率为40‑60%;S4、探伤补焊,无缺陷后进入后续步骤;S5、二级覆层:用镍铬合金焊丝在改良层表面激光焊接加强层,堆焊层数为两层三道,采用窄间隙埋弧焊,道与道之间的搭接率为20‑30%;S6、压制成型:将S3中覆层后的螺旋叶片施加压力压制成标准厚度。本申请通过两级覆层和压制成型的工艺的配合使用,保障了螺旋叶片的耐磨性和抗腐蚀性能。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螺旋叶片成型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螺旋叶片的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螺旋叶片主要用于输送粘度较大和可压缩性物料,这种螺旋面型,在完成输送作业过程中,同时具有并完成对物料的搅拌、混合等功能,但在混合搅拌过程中,其属于损耗部件,由于螺旋叶片上远离传动轴的一端受力作用较大,叶片边缘的磨损量也越大,因而在螺旋叶片的加工工艺中常会加入一些耐磨处理步骤。
相关技术中螺旋叶片的加工工艺如下:S1、先根据螺旋叶片展开计算公式算得平面体螺旋叶片毛坯下料图,再排版切割,制得平面体螺旋叶片毛坯;S2、加热该平面体螺旋叶片毛坯,并进行拉延,当螺旋叶片内螺旋线伸长至要求尺寸时,停止拉伸,制得粗制螺旋叶片;S3、采用铁基合金在粗制螺旋叶片端面堆焊覆层;S4、焊件冷却至室温后,进行探伤检测,无缺陷时制得成品。
但上述技术中的加工工艺,其制得的螺旋叶片虽然具有一定的耐磨性,但仍需对螺旋叶片进行定期修复,且焊层的耐腐蚀性较差,继而在应用于腐蚀性条件中时,其焊层更易发生开裂破损,继而不能保障螺旋叶片的耐磨性。
发明内容
为保障螺旋叶片耐磨性的同时,具有耐腐蚀性能,本申请提供一种螺旋叶片的加工工艺。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螺旋叶片的加工工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螺旋叶片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处理步骤:
S1、切割下料:根据螺旋叶片展开计算公式算得平面体螺旋叶片毛坯下料图后,排版切割,制得平面体螺旋叶片毛坯,加热平面体螺旋叶片毛坯;
S2、拉伸成型:拉延加热的平面体螺旋叶片毛坯后端,当螺旋叶片内螺旋线伸长至要求尺寸时,停止拉伸,即可制得粗制螺旋叶片;
S3、一级覆层:采用镍钛合金焊丝沿着粗制螺旋叶片端面氩弧焊改良层,堆焊层数为一层两道,采用窄间隙埋弧焊,道与道的焊接方向相反,道与道之间的搭接率为40-60%;
S4、探伤补焊:焊件采用多段气冷的方式冷却至室温后,进行探伤检测,出现缺陷时,进行补焊修复,无缺陷后进入后续步骤;
S5、二级覆层:用镍铬合金焊丝沿着改良层表面激光焊接加强层,堆焊层数为两层三道,采用窄间隙埋弧焊,道与道之间的搭接率为20-30%;
S6、压制成型:将S3中覆层后的螺旋叶片送入预制螺旋模具内,施加压力压制成标准厚度后,即可制得螺旋叶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旋叶片在经镍钛合金和镍铬合金进行多层焊覆后,通过镍钛合金和镍铬合金本身的特性赋予了螺旋叶片表面优良的耐磨损和抗腐蚀性,且镍钛合金具有超弹性和形状记忆能力,继而使用过程中不易因受力不均发生开裂,再经压制成型后,镍钛合金焊层与镍铬合金焊层结合力较好的同时,结构更为紧密,且螺旋叶片本身的硬度大大提高,继而赋予了螺旋叶片优良的耐磨性和抗腐蚀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泽超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泽超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8118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