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故障指示器全自动拆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81552.0 | 申请日: | 2021-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416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李若寒;杨德山;陈禹森;刘展;孔晓利;王大成;骆力坤;吴宇鹏;苏有功;王烨;辛晓虎;付秋明;张坤;武新松;冯焕阳;田佳伟;王博可;阮琛奂;孟璟瑗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滨电电力工程有限公司;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蓟州供电分公司;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02 | 分类号: | H02G1/02;G01R31/08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王来佳 |
地址: | 300450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故障 指示器 全自动 拆除 装置 | ||
1.一种故障指示器全自动拆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线分离机构、故障指示器抓取机构、连接件(11);
所述导线分离机构包括导线托架、托架升降机构(18)、压力传感器,托架升降机构(18)驱动导线托架在竖直方向往复运动,在导线托架上安装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在感知到导线(19)置入导线托架中后,给故障指示器抓取机构的驱动控制器信号,故障指示器抓取机构用于固定故障指示器(20),使其在导线分离机构分离导线(19)的过程中保持不动,故障指示器抓取机构动作到位后,给托架升降机构(18)信号,托架升降机构(18)驱动导线托架向上移动,从而将导线(19)从故障指示器(20)的上部卡扣中脱出;
所述故障指示器抓取机构包括电机(21)、螺杆(7)、导向杆(17)、抓手(1)、滑动板(6)、限位套组件,所述电机(21)固装在底盘(10)的底面,电机(21)的输出轴(9)朝上穿过底盘(10)与一螺杆(7)的底端连接,所述螺杆(7)竖向设置,所述滑动板(6)的中心与螺杆(7)啮合连接,所述抓手(1)为两个,镜像对称设置在滑动板(6)的两侧,所述抓手(1)的底部与滑动板(6)的顶面铰装;
所述连接件(11)用于将本故障指示器全自动拆除装置与绝缘杆(12)或机械臂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故障指示器全自动拆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托架为两个,分别与两托架升降机构(18)连接,所述导线托架包括连接部(3)、支撑部(2),支撑部(2)为半环形,开口朝向上,支撑部(2)的直径略大于导线(19)的直径,支撑部(2)的中心底面与连接部(3)的顶部固装,所述连接部(3)的底部与托架升降机构(18)的活动端连接,所述托架升降机构(18)的固定端固装一底盘(10)上,两托架升降机构(18)间隔一定距离,镜像对称设置在底盘(10)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故障指示器全自动拆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升降机构(18)为电动推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故障指示器全自动拆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杆(17)为四个,对称穿装在所述滑动板(6)的四角,导向杆(17)的底端与底盘(10)固装,导向杆(17)的顶部与限位套组件固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故障指示器全自动拆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套组件包括至上而下依次设置的第一支撑套(13)、第二支撑套(15)、第三支撑套(16),三个支撑套安装在两托架升降机构(18)之间,第一支撑套(13)支撑故障指示器(20)上半部分,第二支撑套(15)弹性连接第一支撑套(13)与第三支撑套(16),第三支撑套(16)底面与导向杆(17)的顶端固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故障指示器全自动拆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第三支撑套(16)的外缘径向对称制出两导向件(4),所述的导向件(4)包括导向轮、轮轴、轴安装板,所述轴安装板为两个,平行间隔固装在第三支撑套(16)的外缘,在两轴安装板之间外端连接轮轴,在轮轴上套装导向轮,导向轮与两轴安装板与第三支撑套(16)的外缘围成的空间为限位孔,抓手(1)从该限位孔穿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故障指示器全自动拆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故障指示器全自动拆除装置通过电源供电,电源由四块蓄电池组成,实时显示电量情况及可用时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故障指示器全自动拆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控制器安装于电源上,通过粘扣带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滨电电力工程有限公司;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蓟州供电分公司;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滨电电力工程有限公司;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蓟州供电分公司;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8155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