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船舶主机横撑加强结构及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82834.2 | 申请日: | 2021-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711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2 |
发明(设计)人: | 吴淏堃;杨德坤;吕奏斐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捷茂船舶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H21/30 | 分类号: | B63H21/30 |
代理公司: | 南京北辰联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50 | 代理人: | 陆中丹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船舶 主机 加强 结构 使用方法 | ||
1.一种船舶主机横撑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架(1),所述底座架(1)的外侧等间距安装有侧连接板(3),所述侧连接板(3)的端部设有多档位卡板组件,所述底座架(1)顶部的两侧沿所述底座架(1)轴向上开设有限位滑槽组件,且所述限位滑槽组件的内侧设有可在所述限位滑槽组件内侧滑动的工型滑块组件,且所述工型滑块组件与所述底座架(1)之间设有滑块固定组件,所述底座架(1)的顶部靠近所述工型滑块组件处设有侧限位滑轨(8),且所述侧限位滑轨(8)沿所述底座架(1)轴向上设置,所述工型滑块组件的顶部安装有侧连接块(10),所述侧连接块(10)的顶部开设有条型放置槽(16),所述条型放置槽(16)的内侧底部固定有缓冲架臂组件,所述缓冲架臂组件的内侧等间距设有第一缓冲筒组件,且所述第一缓冲筒组件远离所述缓冲架臂组件的一端安装有限位弧形卡件组件,所述缓冲架臂组件侧中部与所述多档位卡板组件之间铰接有第二缓冲筒组件;所述多档位卡板组件包括侧卡位板(2)、铰接件卡位槽(9)和贯穿孔(19),所述侧连接板(3)顶部远离所述底座架(1)的一端安装有侧卡位板(2),且所述侧卡位板(2)面向所述底座架(1)的一侧等间距开设有铰接件卡位槽(9),所述侧卡位板(2)的侧边部与所述铰接件卡位槽(9)相对应处开设有贯穿孔(19);所述限位滑槽组件包括限位滑槽(13)和侧限位滑槽(14),所述限位滑槽(13)开设在所述底座架(1)顶部且靠近所述侧限位滑轨(8)处,所述限位滑槽(13)的内壁沿所述限位滑槽(13)的轴向上开设有侧限位滑槽(14),所述限位滑槽(13)和侧限位滑槽(14)的内侧设有可在所述限位滑槽(13)和侧限位滑槽(14)内侧滑动的工型滑块组件;所述工型滑块组件包括十字型滑块(11)和固定侧板(15),所述限位滑槽(13)和侧限位滑槽(14)的内侧设有可在所述限位滑槽(13)和侧限位滑槽(14)内侧滑动的十字型滑块(11),且所述十字型滑块(11)的顶部一体成型有固定侧板(15),所述固定侧板(15)的顶部一体成型有侧连接块(10);所述滑块固定组件包括第二固定孔(18)和第一固定孔(17),所述底座架(1)的顶部靠近所述限位滑槽(13)处开设有第一固定孔(17),且所述固定侧板(15)的顶部贯穿开设有第二固定孔(18),所述第二固定孔(18)与所述第一固定孔(17)相互配合,且所述第一固定孔(17)贯穿至所述侧限位滑槽(14)内;所述缓冲架臂组件包括缓冲架(4)、第二辅固定臂(29)、第一辅固定臂(21)、连接底板(22)和第三固定孔(23),所述条型放置槽(16)的内侧放置有连接底板(22),所述连接底板(22)上开设有多组贯穿连接底板(22)的第三固定孔(23),所述连接底板(22)顶部的一侧一体成型有缓冲架(4),所述缓冲架(4)的顶部一体成型有第二辅固定臂(29),所述缓冲架(4)与所述连接底板(22)之间一体成型有第一辅固定臂(21),所述连接底板(22)与所述条型放置槽(16)之间通过螺杆贯穿所述第三固定孔(23)固定;
所述第一缓冲筒组件包括外中空圆形筒(25)、第一限位弹簧(26)和内缓冲圆柱(27),所述缓冲架(4)、第二辅固定臂(29)和第一辅固定臂(21)内侧的中部皆安装有外中空圆形筒(25),所述外中空圆形筒(25)的内端部安装有第一限位弹簧(26),所述内缓冲圆柱(27)插入至所述外中空圆形筒(25)的内侧,且所述内缓冲圆柱(27)插入至所述外中空圆形筒(25)内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限位弹簧(26)的另一端固定,所述内缓冲圆柱(27)远离所述外中空圆形筒(25)的一端安装有限位弧形卡件组件;所述限位弧形卡件组件包括主限位弧形卡件(7)、上弧形卡件(24)和下弧形卡件(28),所述主限位弧形卡件(7)、上弧形卡件(24)和下弧形卡件(28)分别安装在相应的内缓冲圆柱(27)的另一端处,且所述主限位弧形卡件(7)的顶部铰接有上弧形卡件(24),所述主限位弧形卡件(7)的底部铰接有下弧形卡件(28),所述上弧形卡件(24)、主限位弧形卡件(7)和下弧形卡件(28)的内侧铺设有橡胶层;所述第二缓冲筒组件包括内缓冲调节杆(6)、插铰接块(30)、外缓冲调节筒(5)和第二限位弹簧(31),所述缓冲架(4)和第一辅固定臂(21)连接处侧壁铰接有内缓冲调节杆(6),所述内缓冲调节杆(6)的外侧套设有外缓冲调节筒(5),且所述内缓冲调节杆(6)位于所述外缓冲调节筒(5)内部的一端且与所述外缓冲调节筒(5)内底部之间安装有第二限位弹簧(31),所述外缓冲调节筒(5)远离所述内缓冲调节杆(6)的一端铰接有插铰接块(30),且所述插铰接块(30)可插入至所述铰接件卡位槽(9)的内侧,且所述铰接件卡位槽(9)与所述插铰接块(30)之间通过螺杆贯穿所述贯穿孔(19)固定。
2.一种使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主机横撑加强结构的船舶主机横撑加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船舶主机放置在底座架(1)的顶部并通过螺杆固定在底座架(1)的顶部处;
步骤2:将十字型滑块(11)插入至限位滑槽(13)和侧限位滑槽(14)的内侧,然后调节至合适的位置处后再通过螺杆贯穿第二固定孔(18)和第一固定孔(17)将侧连接块(10)固定;
步骤3:将连接底板(22)放置在条型放置槽(16)的内侧同时将主限位弧形卡件(7)、上弧形卡件(24)和下弧形卡件(28)夹持在船舶主机的外侧处;
步骤4:通过螺杆贯穿第三固定孔(23)固定在条型放置槽(16)的底部使其主限位弧形卡件(7)、上弧形卡件(24)和下弧形卡件(28)稳固;
步骤5:通过调节插铰接块(30)插入至铰接件卡位槽(9)的内侧并将螺杆贯穿贯穿孔(19)将插铰接块(30)固定进而调节外缓冲调节筒(5)、内缓冲调节杆(6)的角度和第二限位弹簧(31)的长度使其保持对缓冲架(4)的不同拉力;
步骤6:在船舶主机运行的时候,产生的震动存在上下震动和左右震动的四个主要方位;
步骤7:左右震动和上下震动传送至与其接触的主限位弧形卡件(7)、上弧形卡件(24)和下弧形卡件(28)后带动相应的内缓冲圆柱(27)微震动,从而带动第一限位弹簧(26)微震动,在第一限位弹簧(26)震动中不断耗能弱化震动强度;
步骤8:配合第一限位弹簧(26)的震动带动缓冲架(4)的震动并配合调节外缓冲调节筒(5)、内缓冲调节杆(6)的角度和第二限位弹簧(31)的长度使其保持对缓冲架(4)的拉力进一步减弱震动;
步骤9:在缓冲架(4)的震动带动连接底板(22)具有上翘的震动,在螺杆固定在条型放置槽(16)上使其带动底座架(1)上下震动使其配合船舶主机的上下震动是反向的因此可以辅助进行消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捷茂船舶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捷茂船舶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8283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