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扁孔缠绕结构壁管生产方法及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83388.7 | 申请日: | 2021-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788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6 |
发明(设计)人: | 王利群;孙纲;谢丽然;张立昌;张晓波;孙志军;张绍辉;田健;冯广学;王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亚明塑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9/00 | 分类号: | B29C69/00;B29C53/56;B29C48/07;B29L23/00 |
代理公司: | 河北知亦可为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15 | 代理人: | 刘陶铭 |
地址: | 055550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缠绕 结构 生产 方法 设备 | ||
1.扁孔缠绕结构壁管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在模具(1)上热缠绕至少一层第一平带,形成内筒;
B、在内筒上热缠绕扁圆管(2),形成肋管,其中扁圆管(2)的长度边与内筒接触;
C、在肋管上热缠绕至少一层第二平带,形成外筒;
步骤B中的扁圆管(2)是指,圆形管(3)在缠绕到内筒上前经过预先压制形成的管体;
在圆形管(3)外侧包覆有聚乙烯层或聚丙烯层,相邻扁圆管之间的空隙内填满聚乙烯或聚丙烯;
扁孔缠绕结构壁管生产方法所用的生产设备,包括挤出机、具有旋转和水平移动自由度的模具(1)、以及设置在模具(1)一侧的压辊(4),还包括架设在挤出机的机头(5)外侧的两个压扁辊(6),两个压扁辊(6)之间留有圆形管通道;
所述生产设备还包括支撑座(11)、设置在支撑座(11)上且与支撑座(11)形成滑动配合的移动座(12)、以及设置在移动座(12)上的一组支撑辊轮(13),模具(1)架设在所有支撑辊轮(13)上且至少一个支撑辊轮(13)与驱动机构连接,模具(1)借助驱动机构和支撑辊轮(13)的配合具有旋转自由度,模具(1)借助移动座(12)与支撑座(11)的滑动配合具有沿轴向的水平移动自由度,在支撑座(11)朝向压扁辊(6)的一端设置有底座(14),底座(14)上设置有与其形成滑动配合的滑块(15),滑块(15)上固定有竖向伸缩杆(16),压辊(4)与竖向伸缩杆(16)的上端连接并与其形成转动配合,滑块(15)与底座(14)之间连接有水平伸缩杆(17),压辊(4)借助水平伸缩杆(17)的伸缩具有靠近或远离模具(1)的水平移动自由度,压辊(4)借助竖向伸缩杆(16)的伸缩具有靠近或远离模具(1)的升降自由度;
在机头(5)的出料口下方设置有机架(7),一个压扁辊(6)的两端都设置有支撑轮(8)且压扁辊(6)与支撑轮(8)形成转动配合,支撑轮(8)的底部与机架(7)上端面接触,支撑轮(8)与机架(7)之间连接有水平伸缩机构(9),机架(7)的一端开设有安装槽(10),另一个压扁辊(6)的两端分别设置在对应端的安装槽(10)内,支撑轮(8)借助水平伸缩机构(9)的伸缩具有靠近或远离另一个压扁辊(6)的水平移动自由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扁孔缠绕结构壁管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的相邻第一平带之间存在搭接部分,搭接部分的宽度为2-5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扁孔缠绕结构壁管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的相邻第二平带之间存在搭接部分,搭接部分的宽度为5-2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扁孔缠绕结构壁管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有支撑辊轮(13)分成两组且每组有至少两个支撑辊轮(13),一组支撑辊轮(13)位于移动座(12)靠近压辊(4)的一端且该组中的至少一个支撑辊轮(13)与驱动机构连接,另一组支撑辊轮(13)位于移动座(12)的另一端且该组支撑辊轮(13)具有靠近或远离压辊(4)的水平移动自由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亚明塑管有限公司,未经河北亚明塑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8338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互联网智能温控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废水回收利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