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扁孔缠绕结构壁管生产方法及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83388.7 | 申请日: | 2021-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788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6 |
发明(设计)人: | 王利群;孙纲;谢丽然;张立昌;张晓波;孙志军;张绍辉;田健;冯广学;王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亚明塑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9/00 | 分类号: | B29C69/00;B29C53/56;B29C48/07;B29L23/00 |
代理公司: | 河北知亦可为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15 | 代理人: | 刘陶铭 |
地址: | 055550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缠绕 结构 生产 方法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结构壁管技术领域,提出了扁孔缠绕结构壁管生产方法,关键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在模具上热缠绕至少一层第一平带,形成内筒;B、在内筒上热缠绕扁圆管,形成肋管,其中扁圆管的长度边与内筒接触;C、在肋管上热缠绕至少一层第二平带,形成外筒。在结构壁管整体壁厚一定的情况下,为了使空隙内填满聚乙烯或聚丙烯,缠绕扁圆管所需的聚乙烯或聚丙烯用量要远远少于缠绕圆管所需的聚乙烯或聚丙烯用量,所以缠绕扁圆管可以节省聚乙烯或聚丙烯的用量,而且扁圆管之间的空隙更容易被填满,有利于增强结构壁管的承压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结构壁管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扁孔缠绕结构壁管生产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由于大口径聚乙烯缠绕结构壁管具有优良的耐酸碱及腐蚀性,所以应用范围广,可用于市政地下排水、排污、雨水收集、输水、通风、化学溶剂的存储等。在生产缠绕结构壁管时,先在模具外表缠绕一层聚乙烯或聚丙烯平带,然后缠绕一层圆形管,然后再缠绕一层聚乙烯或聚丙烯平带,利用热塑加热时的粘接性将圆形管和平带粘接为一体。现有结构壁管的承压能力有限,不能更好地满足较高承压能力的使用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扁孔缠绕结构壁管生产方法及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结构壁管的承压能力有限,不能更好地满足较高承压能力的使用需求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扁孔缠绕结构壁管生产方法,关键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在模具上热缠绕至少一层第一平带,形成内筒;
B、在内筒上热缠绕扁圆管,形成肋管,其中扁圆管的长度边与内筒接触;
C、在肋管上热缠绕至少一层第二平带,形成外筒。
步骤B中的扁圆管是指,圆形管在缠绕到内筒上前经过预先压制形成的管体。
步骤B中的扁圆管是指,圆形管在缠绕到内筒上后借助模具一侧的压辊压制形成的管体。
在圆形管外侧包覆有聚乙烯层或聚丙烯层。
所述内筒的相邻第一平带之间存在搭接部分,搭接部分的宽度为2-50mm。
所述外筒的相邻第二平带之间存在搭接部分,搭接部分的宽度为5-20mm。
扁孔缠绕结构壁管生产设备,包括挤出机、具有旋转和水平移动自由度的模具、以及设置在模具一侧的压辊,关键在于:所述生产设备还包括架设在挤出机的机头外侧的两个压扁辊,两个压扁辊之间留有圆形管通道。
在机头的出料口下方设置有机架,一个压扁辊的两端都设置有支撑轮且压扁辊与支撑轮形成转动配合,支撑轮的底部与机架上端面接触,支撑轮与机架之间连接有水平伸缩机构,机架的一端开设有安装槽,另一个压扁辊的两端分别设置在对应端的安装槽内,支撑轮借助水平伸缩机构的伸缩具有靠近或远离另一个压扁辊的水平移动自由度。
所述生产设备还包括支撑座、设置在支撑座上且与支撑座形成滑动配合的移动座、以及设置在移动座上的一组支撑辊轮,模具架设在所有支撑辊轮上且至少一个支持辊轮与驱动机构连接,模具借助驱动机构和支撑辊轮的配合具有旋转自由度,模具借助移动座与支撑座的滑动配合具有沿轴向的水平移动自由度,在支撑座朝向压扁辊的一端设置有底座,底座上设置有与其形成滑动配合的滑块,滑块上固定有竖向伸缩杆,压辊与竖向伸缩杆的上端连接并与其形成转动配合,滑块与底座之间连接有水平伸缩杆,压辊借助水平伸缩杆的伸缩具有靠近或远离模具的水平移动自由度,压辊借助竖向伸缩杆的伸缩具有靠近或远离模具的升降自由度。
所有支撑辊轮分成两组且每组有至少两个支撑辊轮,一组支撑辊轮位于移动座靠近压辊的一端且该组中的至少一个支撑辊轮与驱动机构连接,另一组支撑辊轮位于移动座的另一端且该组支撑辊轮具有靠近或远离压辊的水平移动自由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亚明塑管有限公司,未经河北亚明塑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8338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互联网智能温控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废水回收利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