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厢加工方法、车厢以及交通工具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83561.3 | 申请日: | 2021-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696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王力;范乐天;潘璐;吴磊;董长禄;闫春江;王芳;陈静;宫高霞;贾志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26/00 | 分类号: | B23K26/00;B23K26/60;B23K26/70;B61D17/04;B61D1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品慧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62 | 代理人: | 杨文 |
地址: | 063035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厢 加工 方法 以及 交通工具 | ||
本发明涉及机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厢加工方法、车厢以及交通工具,所述方法包括对车厢的侧墙板切除窗口区材料时同时将窗口四角的应力集中区的材料一并切除;将补强板焊接在应力集中区上;本发明通过一并切除窗口区的四角的应力集中区,再通过补强板焊接其上,边沿贴合,不仅能够满足减重的要求和窗口四角区的强度要求,且能够保持边沿的焊接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厢加工方法、车厢以及交通工具。
背景技术
激光焊接是一种高能束焊接方法,具有焊接接头质量稳定、焊接速度快、焊接变形小等特点。日本的高速列车和轻轨客车、德国的磁悬浮客车、丹麦的DMUIC4级高速列车、意大利ETR500高速摆动列车、美国亚特兰大轻轨车、意大利轻轨车均应用激光焊接技术。但以上所述产品车体材质均采用铝合金材料,现通过设计一种满足激光焊接技术应用的碳钢车车体侧墙,将激光焊接技术应用到国内碳钢材质车体之上,不但可以实现产品焊接效率和焊接质量的提高,而且还可以促进产品的结构改造升级,达到车体轻量化的追求目标。
现有技术中对于车厢窗口区2结构的设计包括:
碳钢车车体侧墙板1窗口四角区为结构应力集中区5,国内现有碳钢车车型一般采用在侧墙窗口四角区以MAG焊(熔化极活性气体保护电弧焊)方式焊接补强板3的方式保证侧墙窗口区强度。
现有碳钢车侧墙生产时,将侧墙板1与梁、柱焊接后,对窗口区进行定位、切割,切除窗口区材料后如图1所示。
侧墙窗口切出来后,在窗口四角采用MAG焊接方式焊接补强板3,如图2所示。
现有技术中对于车厢纵梁、立柱结构的设计包括:
现有碳钢车侧墙的立柱及纵梁4一般采用乙型截面(乙型梁结构),立柱和纵梁采用MAG焊接方式焊接在侧墙板1上,如图3和图4所示。
由于国内现有碳钢车车体侧墙零部件的设计结构限制,侧墙板1基本采用MAG焊接方式进行焊接,焊接变形量相对较大,对侧墙表面平面度产生影响。
乙型梁结构虽然相对之前的帽形梁结构在重量上有所减轻,但在现有轻量化的大趋势下,仍然存在减重的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满足激光焊接且质量更轻的车厢加工方法、车厢以及交通工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第一种技术方案为:
一种车厢加工方法,包括
步骤一、对车厢的侧墙板切除窗口区材料时同时将窗口四角的应力集中区的材料一并切除;
步骤二、将补强板焊接在应力集中区上。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第二种技术方案为:
一种车厢,包括侧墙板,所述侧墙板上具有窗口区和位于窗口区的四角上具有应力集中区;
所述窗口区和应力集中区上设置有开槽;
所述应力集中区的开槽上设置有补强板,所述补强板与侧墙板焊接。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第三种技术方案为:
一种交通工具,包括上述的车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一并切除窗口区的四角的应力集中区,再通过补强板焊接其上,边沿贴合,不仅能够满足减重的要求和窗口四角区的强度要求,且能够保持边沿的焊接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车厢的窗口区形式;
图2为现有技术中车厢的窗口区加装补强板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未经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8356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输液接头自动消毒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美术设计用的临摹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