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陶瓷雾化芯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84612.4 | 申请日: | 2021-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494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发明(设计)人: | 李伟;张跃朋;曾道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国研精瓷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4F40/46 | 分类号: | A24F40/46;A24F40/70;C04B38/06;C04B35/14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卞华欣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陶瓷 雾化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雾化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陶瓷雾化芯及其制备方法,多孔陶瓷基体、发热部件和不锈钢管,多孔陶瓷基体的内部设有气流道,不锈钢管的侧壁设有多个进油孔,不锈钢管套设于多孔陶瓷基体的外壁,发热部件嵌设于多孔陶瓷基体内并绕设于气流道的周向,发热部件的端部设有发热丝伸出部,发热丝伸出部突伸出多孔陶瓷基体外,多孔陶瓷基体由多孔陶瓷材料烧结制得。本发明的陶瓷雾化芯结构新颖,陶瓷吸油快,陶瓷雾化芯直接与烟油接触,导热更快,经多孔陶瓷基体加热雾化后烟雾通过气流道流出,提升了该陶瓷雾化芯的雾化效率,另外,该陶瓷雾化芯不需人工包棉、组装方便、生产效率高、实用性强、节能和安全环保。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雾化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陶瓷雾化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电子烟雾化器用的雾化芯多数是多孔陶瓷发热体,主要是采用金属发热丝和多孔陶瓷基体一体成型的工艺,电子烟雾化器发热体组合时多孔陶瓷发热体表面需要包棉,人工包棉一致性不稳定,效率低;低温烧结,不锈钢管易氧化。
再者目前应用于烟油的多孔陶瓷发热体是在陶瓷上镶嵌电阻发热丝或印刷发热线路,发热靠电阻发热丝或印刷线路,存在糊芯、发热不均、与陶瓷结合不牢和工艺过程复杂等缺陷,另外,现有的多孔陶瓷基体都是孔径、孔隙率固定,导热性容易过高或过低,存在导热性和烟油雾化效果难以匹配问题,同时料浆固化脱模、成型效率低、强度有限和使用范围受限。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陶瓷雾化芯,该陶瓷雾化芯结构新颖,吸油快,陶瓷雾化芯直接与烟油接触,导热更快,经多孔陶瓷基体加热雾化后烟雾通过气流道流出,提升了该陶瓷雾化芯的雾化效率,另外,所述多孔陶瓷基体与发热丝、不锈钢管经过高温烧结制作,不锈钢管和发热丝呈现银白色,外观漂亮,无氧化,有效的解决了因不锈钢氧化造成的烟油变色。高温烧结产品强度更好,一致性更好。带不锈钢管的陶瓷雾化芯直接与烟油接触,该陶瓷雾化芯不需人工包棉、组装方便、生产效率高、实用性强、节能和安全环保。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陶瓷雾化芯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简单高效,操作控制方便,生产的产品质量高,成本低,利于工业化生产,同时可有效克服以往陶瓷烧结工艺中存在的弊端。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陶瓷雾化芯,多孔陶瓷基体、发热部件和不锈钢管,所述多孔陶瓷基体的内设有气流道,且所述气流道贯穿多孔陶瓷基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不锈钢管的侧壁设有多个进油孔,所述不锈钢管套设于所述多孔陶瓷基体的外壁,所述发热部件嵌设于所述多孔陶瓷基体内并绕设于气流道的周向,发热部件的端部设有发热丝伸出部,所述发热丝伸出部突伸出多孔陶瓷基体外,所述多孔陶瓷基体由多孔陶瓷材料烧结制得;所述不锈钢管外壳呈现银白色,所述不锈钢套管的材质为牌号为304、316、430钢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中的多孔陶瓷基体与不锈钢管经过高温烧结制作,不锈钢管呈现银白色,外观漂亮,有效的解决了因金属氧化造成的烟油变色的问题;陶瓷雾化芯结构新颖,吸油快,陶瓷雾化芯直接与烟油接触,导热更快,经多孔陶瓷基体加热雾化后烟雾通过气流道流出,提升了该陶瓷雾化芯的雾化效率,另外,该陶瓷雾化芯不需人工包棉、组装方便、生产效率高、实用性强、节能和安全环保。
优选的,所述发热部件包括发热丝内嵌部和发热丝伸出部,所述发热丝内嵌部的两端分别与发热丝伸出部通过焊接方式连接,所述发热丝内嵌部呈螺旋状内嵌设于多孔陶瓷基体内并绕设于气流道的周向,所述发热丝延伸部的一端延伸出多孔陶瓷基体外。
本发明中发热部件设置的发热丝内嵌部为主要的加热部位,而连接在发热丝内嵌部的两端连接的发热丝延伸部起到接线柱的作用与电源连接,使得螺旋状发热丝内嵌部接电后产生热量,进而对多孔陶瓷基体进行加热,提高了多孔陶瓷基体升温速率;而螺旋状发热丝内嵌部沿着气流道的中心轴线延伸,螺旋式设置发热均匀可对多孔陶瓷基体均匀导热,对通过多孔陶瓷基体向内渗透的烟油进行均匀加热,使得烟油受热雾化为气体后从气流道内吸入,实用性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国研精瓷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国研精瓷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8461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