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移动平台的动态停车位车辆压线识别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85936.X | 申请日: | 2021-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932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朱启帆;金振训;赵颖;潘秋生;姜卫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G1/017 | 分类号: | G08G1/017;G08G1/14;G06K9/00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徐金杰 |
地址: | 310008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移动 平台 动态 停车位 车辆 识别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基于移动平台的动态停车位车辆压线识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通过移动平台动态拍照的方式,对整个停车场的车位完成图片数据的采集和记录,以供后续算法识别及查看;步骤二、使用停车位压线识别算法,对步骤一中采集的图片进行识别检测;步骤三、将采集的图片和识别的结果存储于服务器之中,供以后查看,并将异常停车的结果通知管理人员;本发明通过采用移动平台动态拍照的方式来代替人力低效的巡逻,并且采用了一种停车位车辆压线识别算法,实现了高效准确地检测停车场车辆停放的规范性问题,以此减轻人力劳动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图像识别方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移动平台的动态停车位车辆压线识别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机动车数量的迅速增长,车辆管理及规范停车的问题日益凸显。若机动车未按照规范在停车位内停车,会出现一车占用多车位的现象,既影响停车场车辆停放的整齐美观又降低了停车场的空间利用率,给管理人员和其他车主带来不便。目前,各停车场的管理人员都是通过人工巡逻的方式来实现车辆的规范停放,这样不但浪费了人力资源而且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移动平台的动态停车位车辆压线识别方法,该方法能减轻人力劳动成本并实现规范化停车。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基于移动平台的动态停车位车辆压线识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通过移动平台动态拍照的方式,对整个停车场的车位完成图片数据的采集和记录,以供后续算法识别及查看;
1.1)、移动平台到达巡逻点位,移动平台根据定位及环境识别先判断是否是正确采集图像的位置;
1.2)、确定任务点位后,根据移动平台所在位置及采集标的位置、距离自动调节拍摄角度及焦距后,采集图像并上传至服务器;
步骤二、使用停车位压线识别算法,对步骤一中采集的图片进行识别检测;
2.1)、识别图片中的拍摄物体是否为车,避免误判;如识别范围内容为空、则反馈为空,继续执行下一任务;如识别范围为其他车辆外物体,反馈给服务器图片及识别内容;如识别为车辆,通过调用停车位压线识别算法计算是否压线;
2.2)、保存识别结果,并前往下一点位,如出现异常则通知服务器;
步骤三、将采集的图片和识别的结果存储于服务器之中,供以后查看,并将异常停车的结果通知管理人员;
3.1)、如停车情况正常,则保存结果继续下一点任务位采集图像;
3.2)、如停车情况异常,则保存结果、实时通知服务器,反馈内容至服务器,根据步骤二的停车位压线识别算法识别后反馈内容为图片、车牌、已录入车牌的车主信息;
3.3)、将反馈内容显示至操作平台提醒栏,并伴有提示音;
3.4)、继续下一点任务位采集图像。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步骤一中的图像采集具体步骤如下:
a.确定检测位置,通过服务器下发到点指令,移动平台运动方式为遥控或者自主导航;
b.通过定位技术确认移动平台的位置,等待移动平台抵达指定检测位置;
c.在指定检测位置自主调整移动平台的摄像机参数,摄像机调整到预设参数后,进行图片采集;
d.将图片上传至后端应用服务器中,调用停车位压线识别算法进行识别。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停车位压线识别算法识别通过检测图像中黄色地标的个数确定车辆是否压线,如果检测到左右两边的地标数量均大于等于2,则未压线,否则,车辆压线。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停车位压线识别算法具体步骤如下:
a.对图像进行预处理,将原图的RGB颜色空间转换为HSV颜色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浙江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8593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镜头
- 下一篇:一种适用于智慧园区的储能容量配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