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压配电线路实时拓扑自动识别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86592.4 | 申请日: | 2021-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521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赵瑞锋;李波;黎皓彬;区伟潮;陈锦荣;李响;汤志锐;周俊宇;李高明;谭振鹏;欧阳卫年;朱延廷;曾晓丹;曹志辉;张文骏;霍楚妍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 |
主分类号: | H02J13/00 | 分类号: | H02J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沈闯 |
地址: | 5106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配电 线路 实时 拓扑 自动识别 方法 系统 | ||
1.一种中压配电线路实时拓扑自动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对各配电终端的监控区域的静态拓扑及所述配电终端的相邻终端进行通信参数配置,得到拓扑信息;
选取其中一个所述配电终端设为主控节点,并将所述主控节点通信参数配置到其他所述配电终端;
向其他所述配电终端广播请求指令,使得其他所述配电终端发送对应的静态拓扑和监控开关状态至所述主控节点;
根据所述静态拓扑和所述监控开关状态,通过广度优先搜索算法进行实时拓扑识别,得到实时拓扑关联矩阵;
向其他所述配电终端广播校核指令,使得其他配电终端发送对应的预置电力参数至所述主控节点,并根据所述预置电力参数按照预置校核规则对所述实时拓扑关联矩阵进行校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压配电线路实时拓扑自动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静态拓扑和所述监控开关状态,通过广度优先搜索算法进行实时拓扑识别,得到实时拓扑关联矩阵,具体包括:
以所述主控节点的监控开关为起点根据所述拓扑信息依次搜索第一连接节点、第一导电设备,第二连接节点,直至完成所有连接节点和导电设备的搜索,并对含有分布式电源的区段进行标识;
根据所述静态拓扑和所述监控开关状态计算馈线的实时拓扑连接关系,得到所述实时拓扑关联矩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压配电线路实时拓扑自动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其他所述配电终端广播校核指令,使得其他配电终端发送对应的预置电力参数至所述主控节点,并根据所述预置电力参数按照预置校核规则对所述实时拓扑关联矩阵进行校核,具体包括:
按照预置周期检测预置参考相的电压相角是否为预置值,当达到所述预置值时,向其他所述配电终端广播校核指令,使得其他配电终端发送对应的预置电力参数至所述主控节点,并根据所述预置电力参数按照预置校核规则对所述实时拓扑关联矩阵进行校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压配电线路实时拓扑自动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置电力参数包括:电压、电流幅值、电流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压配电线路实时拓扑自动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置校核规则包括:
判断各所述配电终端的下游监控开关对应的电流幅值是否不大于上游监控开关对应的电流幅值,若是,所述实时拓扑关联矩阵正确,否则所述实时拓扑关联矩阵错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中压配电线路实时拓扑自动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主控节点连续检测到所述实时拓扑关联矩阵错误的次数大于预置次数时,发出告警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压配电线路实时拓扑自动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置参考相为A相。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压配电线路实时拓扑自动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置值为0。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压配电线路实时拓扑自动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置周期为3小时。
10.一种中压配电线路实时拓扑自动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配置模块,用于对各配电终端的监控区域的静态拓扑及所述配电终端的相邻终端进行通信参数配置,得到拓扑信息;
设置模块,用于选取其中一个所述配电终端设为主控节点,并将所述主控节点通信参数配置到其他所述配电终端;
获取模块,用于向其他所述配电终端广播请求指令,使得其他所述配电终端发送对应的静态拓扑和监控开关状态至所述主控节点;
拓扑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静态拓扑和所述监控开关状态,通过广度优先搜索算法进行实时拓扑识别,得到实时拓扑关联矩阵;
校核模块,用于向其他所述配电终端广播校核指令,使得其他配电终端发送对应的预置电力参数至所述主控节点,并根据所述预置电力参数和所述实时拓扑关联矩阵按照预置校核规则进行校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未经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8659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