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压配电线路实时拓扑自动识别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86592.4 | 申请日: | 2021-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521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赵瑞锋;李波;黎皓彬;区伟潮;陈锦荣;李响;汤志锐;周俊宇;李高明;谭振鹏;欧阳卫年;朱延廷;曾晓丹;曹志辉;张文骏;霍楚妍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 |
主分类号: | H02J13/00 | 分类号: | H02J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沈闯 |
地址: | 5106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配电 线路 实时 拓扑 自动识别 方法 系统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中压配电线路实时拓扑自动识别方法及系统,首先通过变电站配置语言配置电终端的监控区域的静态拓扑及配电终端的相邻终端的通信参数;接着选定变电站馈线首端的配电终端作为该馈线的主控节点,将主控节点的通信参数配置到其他配电终端;上电后主控配电终端发送广播命令请求各配电终端,获取其监控区域静态拓扑及其监控开关的开合状态;然后主控节点校核各配电终端的监控区域是否连续,并根据局部静态拓扑集合和各开关状态进行实时拓扑识别,形成实时拓扑关联矩阵;最后根据预置电力参数按照预置校核规则每间隔预置周期对实时拓扑关联矩阵进行校核;解决了现有技术由于开关状态检测异常容易导致实时拓扑计算错误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配电自动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压配电线路实时拓扑自动识别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分布式馈线自动化(feeder automation,FA)能够实现中压配电线路的快速故障定位、隔离和恢复,将非故障区段的停电时间缩短至秒级。分布式FA功能的实现需要知道配电线路当前的实时拓扑,而配电网结构由于故障隔离、负荷转供、网络优化等操作,使得联络开关位置有可能发生变化。因此,对于分布式馈线自动化,需要进行配电线路实时拓扑的识别。
配电网的实时拓扑由其静态拓扑结合线路上开关的当前开合状态实时计算获得。配电线路静态拓扑指系统配电设备与线路的静态连接关系,而配电设备连接关系的变化会导致静态拓扑的变化。对于分布式FA,实时拓扑一般是指中压配电线路上以变电站母线为起点,终点为负荷、对端变电站母线、分布式电源和常开的联络开关的设备的实时连接关系。当进行故障定位、隔离和恢复时,需要知道实时的配电终端(STU)的上下游连接关系。
目前,针对分布式控制的现有配电线路实时拓扑一般是通过配电终端交互预先配置的上下游拓扑关系再结合开关状态,在设备上电或检测到开关变位进行识别。如果开关状态检测异常,则实时拓扑计算即可能错误,导致故障处理异常。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中压配电线路实时拓扑自动识别方法及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由于开关状态检测异常容易导致实时拓扑计算错误的技术问题。
有鉴于此,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中压配电线路实时拓扑自动识别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对各配电终端的监控区域的静态拓扑及所述配电终端的相邻终端进行通信参数配置,得到拓扑信息;
选取其中一个所述配电终端设为主控节点,并将所述主控节点通信参数配置到其他所述配电终端;
向其他所述配电终端广播请求指令,使得其他所述配电终端发送对应的静态拓扑和监控开关状态至所述主控节点;
根据所述静态拓扑和所述监控开关状态,通过广度优先搜索算法进行实时拓扑识别,得到实时拓扑关联矩阵;
向其他所述配电终端广播校核指令,使得其他配电终端发送对应的预置电力参数至所述主控节点,并根据所述预置电力参数按照预置校核规则对所述实时拓扑关联矩阵进行校核。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静态拓扑和所述监控开关状态,通过广度优先搜索算法进行实时拓扑识别,得到实时拓扑关联矩阵,具体包括:
以所述主控节点的监控开关为起点根据所述拓扑信息依次搜索第一连接节点、第一导电设备,第二连接节点,直至完成所有连接节点和导电设备的搜索,并对含有分布式电源的区段进行标识;
根据所述静态拓扑和所述监控开关状态计算馈线的实时拓扑连接关系,得到所述实时拓扑关联矩阵。
可选地,所述向其他所述配电终端广播校核指令,使得其他配电终端发送对应的预置电力参数至所述主控节点,并根据所述预置电力参数按照预置校核规则对所述实时拓扑关联矩阵进行校核,具体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未经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8659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