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辅助牵拉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87673.6 | 申请日: | 2021-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843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李如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 |
主分类号: | A61B17/02 | 分类号: | A61B1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力致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900 | 代理人: | 周厚民 |
地址: | 266035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辅助 牵拉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辅助牵拉装置,包括支架,在支架上可转动设置的牵拉件、联动结构,固定安装在支架上的限位件,与联动结构连接设置的弹性拉力结构,以及放线装置;本发明的辅助牵拉装置,当放线装置反转时,牵拉线不会直接拉扯病变,需要经过牵拉杆的缓冲,如果放线装置的反转圈数较多,牵拉杆会向着工作位置转动更大角度,来缓冲牵拉线的拉力,即牵拉杆的存在,牵拉线不会突然以一个较大的力量作用在病变上,而是逐渐的缓慢的增加,降低了操作难度,给予了操作者更多的反应时间;本发明的辅助牵拉装置,在使用时可以放置在手术台的一侧,医生一边观察病变,一边操作放线装置反转,至合适位置后,操作放线装置停止,即可调整至最优的牵拉位置和牵拉力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辅助牵拉装置。
背景技术
内镜切除手术对于肿瘤类疾病或粘膜切除类疾病都有很大的作用。内镜切除手术在全麻状态下进行,手术前先建立二氧化碳气模,在内镜探头的指引下,使用专门的腔镜器械进行切除手术。内镜切除手术与传统的开刀手术相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和美观性好的优势,患者能够尽早地恢复正常饮食,尽早恢复生活和工作。内镜切除手术既可以做良性的疾病,也可以做恶性的肿瘤,具有代表性的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已经作为一种成熟的治疗手段在国内外广泛应用。
进行内镜下粘膜切除术时,用于病变切除的各种医疗器械均需通过内镜钳道到达病变处,而且切割操作也是通过内镜钳道进行。由于内镜钳道空间有限,在切除病变时视野受限,难以清晰地跟踪观察病变根部的切除情况。特别是当病变较大时,通常需要沿着整个病变组织的根部一圈一圈地进行切割,操作难度大,对医师操作水平要求高、手术时间长。因此需要在手术过程中对病变进行牵拉,以跟踪观察病变的切除情况。
目前临床上具有多种牵引方法,但都不能很好地随着切割手术的进行,配合切割程度,始终以一个合适的力度持续稳定有效地牵引病变组织,也即牵引不够灵活、稳定。现有技术中有一种解决方法,是将牵引线的一端通过内镜钳道送入人体,然后用夹子夹在病变组织上,牵引线的另一端由一名医生手持,该手持医生根据操作者的要求,不断变换牵引的力度,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切割情况,然而由于是两人操作,在需要改变牵引的力度时,术者需要通过语言告知手持医生,手持医生根据术者的要求操作,然而由于语言表达的局限性,手持医生经常难以达到术者的实际要求,配合流畅性不佳;另外,人工手持牵引线的稳定性也经常发生变化。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连接在病变组织上的牵引线的另一端由另一名医生手持,而该手持医生根据术者的语言要求操作时,由于语言表达的局限性,导致操作难以达到术者要求、且手持医生本身的稳定性也较差的技术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几乎无需其他医生配合的辅助牵拉装置。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辅助牵拉装置,包括:
支架,固定设置;
牵拉件,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支架上,具有第一联动件,以及牵拉杆,所述牵拉杆上设有适于牵引线绕行的绕行结构;
限位件,设置在所述支架上,且位于所述牵拉件的转动路径上;
联动结构,通过第二转轴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支架上,在第二转轴的两侧,一侧设有能够与所述第一联动件配合联动的第二联动件;
弹性拉力结构,与所述联动结构的另一侧相连;
所述牵拉杆具有在所述弹性拉力结构通过所述联动结构的拉力下抵靠在所述限位件上的初始位置;
以及当有牵拉线行经所述牵拉杆的绕行结构时,受所述牵拉线牵拉克服所述弹性拉力结构的拉力后离开所述限位件一定距离的工作位置;
还包括放线装置,具有正反转轴,所述正反转轴上可拆卸地安装有第二线轮,所述第二线轮与所述绕行结构对应设置。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牵拉件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未经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8767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