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铝中间合金的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87752.7 | 申请日: | 2021-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136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发明(设计)人: | 苏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市金龙铝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1/03 | 分类号: | C22C1/03;C22B9/05;C22B9/02;C22C1/06;C22C21/04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31 | 代理人: | 张入文 |
地址: | 2211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间 合金 制备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铝中间合金的制备,设备如下:熔化电炉,测温仪,电阻烘箱;材料如下:铝锭,硅铝锭,镁锭,铝锰合金,氯化锌,氯化钠,氟化钠,氯化镁,冰晶石,六氟铝酸钠,氧化锌,水玻璃。通过向炉内通入Kr气体的净化方法,利用Kr气体对溶体进行除氢、除渣、过滤处理,以消除或减少溶体内产生的针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铝合金制作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铝中间合金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铝合金的传统制备工艺是对掺法,主要是以金属铝和金属单质或高含量 铝中间合金为原料进行高温熔配。但由于某些金属如金属钪和钪铝合金价格 较高,且在熔配过程中难熔解、易偏析;随着能源价格不断上涨,熔配法成 本高、能耗高、时间长、效率低和质量不稳定等问题越发突出。
现有的铝中间合金的制备存在严重的缺陷就是在制作的时候不能有效的 对溶体进行除氢、除渣、过滤处理,从而会使溶体的内部产生针孔,并且不 能有效的将变质剂带来的变质进行叠加,从而会影响到铝合金使用性能的功 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铝中间合金的制备,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 出的在制作的时候不能有效的对溶体进行除氢、除渣、过滤处理,从而会使 溶体的内部产生针孔,并且不能有效的将变质剂带来的变质进行叠加,从而 会影响到铝合金使用性能的问题。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不足,采用改性的技术方案,一种铝中间合金的 制备,设备如下:熔化电炉,测温仪,电阻烘箱;材料如下:铝锭,硅铝锭, 镁锭,铝锰合金,氯化锌,氯化钠,氟化钠,氯化镁,冰晶石,六氟铝酸钠, 氧化锌,水玻璃。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制备步骤如下:
S1:配制溶剂:1):将氯化锌放入托盘在电阻烘箱进行400~500℃烘烤 3~4小时,随炉冷却后装入干燥瓶备用;2):配制四元钠盐变质剂;配方如 下:氯化钠10%;氯化钾10%;氟化钠50%;冰晶石30%;将上述各种药品称 量后机械混合好,放入电阻烘箱,在托盘进行200~250℃烘烤2~4小时,随 炉冷却后装入干燥瓶备用;
S2:配制涂料:氧化锌:水玻璃:水=35:8:57;
S3:炉料处理:各种原材料处理洁净,并破碎成适当的粒度;然后进行 配料;
S4:熔化:将坩埚加热至暗红色,加入铝锭和硅铝锭,升温熔炼;当全 部熔化测温达700~720℃时,加入铝锰合金锭;
S5:精炼处理:调整温度到710~730℃,加入1~1.5﹪氯化锌精炼除气, 搅拌溶液5~15分钟,然后加入镁锭;
S6:变质处理:升温至730℃,除去熔渣,然后用占炉料重1.5~2﹪的 变质剂以钟罩压入溶液进行变质处理,搅拌5~10分钟;
S7:浇注:升温至720~730℃,静置15~25分钟,观察断口以致密银白 为合格,调整温度到700~720℃浇注;
S8:铸锭:锭模事先刷好涂料并烘干预热到150℃以上,将融水浇筑至锭 模内,冷却后开模取出铸锭。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步骤S2过后,将坩埚,锭模和各种操 作工具刷涂料并350~400℃预热。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步骤S5中,在加镁的时候,要用钟罩 把镁块压入合金液下部,但不要接触坩埚底部,稍停留几秒钟再做缓慢迂回 运动,使之均匀分布在合金液中。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当炉料全部融化后,在熔体表面会形 成一层由有机溶剂、金属氧化物和其他非金属夹杂物所组成的熔渣,在进行 浇注之前,将这层渣除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市金龙铝业有限公司,未经徐州市金龙铝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8775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桁架块、桁架臂以及工作机械
- 下一篇:一种大型设备回字形减震基座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