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变色的褶皱面料生产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87817.8 | 申请日: | 2021-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819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5 |
发明(设计)人: | 崔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洋纺织(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5/02 | 分类号: | B32B5/02;B32B17/12;B32B17/06;B32B33/00;B32B5/06;B32B37/06;B32B37/10;B32B38/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德宝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823 | 代理人: | 杜昊燃 |
地址: | 2152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色 褶皱 面料 生产工艺 | ||
1.一种可变色的褶皱面料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其具体工艺为:
S1,首先将基面层(6)和砂面层分别放置在两个相同的基板上,然后在基面层(6)和纱面层(8)上铺设热缩膜(7);
S2,将预制的变色玻璃薄片(9)粘接在纱面层(8)上,将预制的底色薄片(10)粘接在基面层(6)上;
S3,使用水溶绣花线将纱面层(8)与基面层(6)进行絎线缝合,获得复合面料;
S4,再使用压皱机对复合面料进行高温压皱,使热敏膜收缩定型;
S5,将复合面料泡水,使水溶绣花线被溶解,然后使用剥离装置剥离热敏膜;
S6,将纱面层(8)与基面层(6)复合在一起,复合时使变色玻璃薄片(9)与底色薄片(10)相互匹配;然后使用缝合线将纱面层(8)与基面层(6)缝合固定;
所述变色玻璃薄片(9)由添加光敏剂的柔性玻璃制成,所述底色薄片(10)由印有指定颜色的柔性塑料压片;
所述S4的压皱过程中,均从外部对纱面层(8)与基面层(6)施加压力,使热敏膜收缩时内收缩;所述基板包括隔热板(1),所述隔热板(1)上固定连接有加压板(2),所述隔热板(1)内铺设有与加压板(2)相匹配的电热板(3),所述隔热板(1)远离加压板(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法兰环(4),所述法兰环(4)上固定连接有卡柱(5),所述卡柱(5)上安装有快接接头;所述水溶绣花线包括聚乙烯醇纤维、海藻纤维和羧甲基纤维素纤维,所述水溶绣花线的溶解温度为25°;所述底色薄片(10)和变色玻璃薄片(9)分别与基面层(6)和砂面层(8)通过水溶性树脂胶粘接,所述水溶性树脂胶在加热状态下可溶于水;所述缝合线缝合时穿过相邻两个变色玻璃薄片(9)之间形成的褶皱,通过缝合线将变色玻璃薄片(9)和底色薄片(10)与基面层进一步缝合固定,缝合过程中将变色玻璃薄片(9)与底色薄片(10)捆绑固定;所述纱面层(8)由透明纱线编制制成,所述基面层(6)由粗纤维纺织布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变色的褶皱面料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色薄片(10)和变色玻璃薄片(9)的厚度均为0.1-0.2mm,所述变色玻璃薄片(9)和底色薄片(10)的宽度为3-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变色的褶皱面料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板(2)由导热性能良好的耐磨金属材料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洋纺织(苏州)有限公司,未经台洋纺织(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8781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