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温油气井的固井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89378.4 | 申请日: | 2021-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388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30 |
发明(设计)人: | 姚文强;肖庆昆;彭金龙;吴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石化华东石油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33/13 | 分类号: | E21B33/13;E21B21/00;E21B7/20;C09K8/467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任利国 |
地址: | 22500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温 油气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温油气井的固井方法,依次包括如下步骤:⑴在井眼中下套管串;⑵在联顶节上安装水泥头,水泥头的上部内置有胶塞;⑶将钻井液送入套管内腔,沿井眼环空上行返流至地面,清洗岩屑;⑷将前置液注入套管串;⑸将水泥浆注入套管串,直至水泥浆达到固井设计量;⑹释放胶塞,水泥车通过压塞液入口注入压塞液,压塞液推着胶塞下移;⑺注入钻井液进行替浆,钻井液推着压塞液下移,胶塞推着水泥浆下移,水泥浆由浮鞋处进入井眼环空后,推着前置液上行,前置液推着钻井液上行;⑻当胶塞下移至浮箍的阻流板时停止,产生碰压,立即关掉泥浆泵,此时水泥浆返高至预定井段,进入侯凝。本发明的固井质量好,利于固井后顺利进行电测仪器的测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天然气固井,具体涉及一种高温油气井的固井方法,属于油气井固井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固井是钻完井作业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包括下套管和注水泥;固井的主要目的是保护和支撑油气井内的套管,封隔油、气和水等地层。近年来,随着对油气勘探的持续深入,为了揭示埋深较深储层的地质储量,深井和超深井的固井作业越来越多。例如大港油田布置于渤海湾的第一深井CT-1井,井底垂深近6000m,井底静止温度(简称BHST)超190℃,循环温度超160℃。直井或井斜较小的定向井(最大井斜角<40°),固井候凝24-48h后电测固井质量,进行CBL/VDL测井,采用电缆输送。
由于深井和超深井的井下静止温度高,通常BHST≥150℃,即被认为是高温井。固井顶替液的高温稳定性差,在24-48小时静止候凝后,顶替液中的固相颗粒和加重材料会发生沉降,沉积于人工井底形成实塞,CBL/VDL测井时,电测仪器容易遇阻,导致漏测实塞井段的固井质量。尤其当遇阻位置距离油底<15m时,则为遇阻超高,需要进行通井处理实塞。
电测仪器遇阻后的通井处理至少需经过如下步骤:(1)井队重新组织小尺寸钻具;(2)下钻处理塞堵,通至人工井底处;(3)起钻;(4)重新下电测仪器,补测下部井段。陆地井队预计增加处理成本25-30万元,海洋井队预计增加处理成本40-45万元,严重制约钻井时效和经济效益。在下入小尺寸钻具清除井底沉积物时,会碰撞套管,导致水泥环产生裂缝,影响固井质量,进而影响后期油气井开发。
实践证明,为防止顶替钻井液在候凝期间沉淀形成塞堵,顶替开始时注入一段占套管内200-500m的压塞液,是减小套管内电缆CBL/VDL测井遇阻的有效手段。
传统的压塞液体系主要是在常规钻井液体系中加入处理剂,包括提粘提切材料、润滑材料、防钙侵材料等,形成粘稠的压塞液,剪切后会略微变稀,井底静止温度BHST<80℃时应用效果良好,常规性能如下:1、密度:1.00-1.05g/cm³;2、常温下,马氏漏斗粘度:>150s,滴流,剪切后变稀,具有一定的触变性。
但是,当井底温度较高时,目前常用的各类压塞液体系功用有限,存在如下缺陷及问题:1、常温下可以达到滴流,在井下高温状态下,尤其当BHST>80℃时,压塞液严重变稀,与钻井液接触后,钻井液充分稀释,其中的加重材料发生沉淀,形成塞堵。2、压塞液密度低,1.00-1.05g/cm³,一般钻井液密度为1.10-1.50g/cm³,压塞液与钻井液发生置换,起不到悬浮上部钻井液的效果。
总之,目前用于固井作业的压塞液体系在BHST>80℃时,压塞液稳定性变差,不能有效悬浮顶替液中加重材料和固相颗粒,已不能满足深井、超深井的固井施工需求。急需研发一种高温条件下稳定性良好、与钻井液有良好的相容性、抗水泥浆污染能力强的压塞液体系,有效解决深井、超深井电测遇阻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高温油气井的固井方法,固井质量好,利于固井后顺利进行电测仪器的测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石化华东石油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石化华东石油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8937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柔性手套包装机
- 下一篇:一种判断气井是否积液及预测积液高度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