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防护服的测试方法及其测试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89629.9 | 申请日: | 2021-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142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9 |
发明(设计)人: | 杜子文;董艺;张延欣;季永新;贾新卷;丛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7/08 | 分类号: | G01M7/08;G01N3/303 |
代理公司: | 北京睿智保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32 | 代理人: | 龙涛 |
地址: | 510665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防护服 测试 方法 及其 系统 | ||
1.一种智能防护服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高坠防护测试和囊袋抗冲击测试;
所述高坠防护测试方法为准备若干穿有智能防护服的模拟假人,将模拟假人分别从实验平台的不同高度扔下,随后记录所述模拟假人的具体受损情况,根据受损情况判断不同高度时智能防护服的保护性能;
所述囊袋抗冲击测试方法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部分,将对照组和实验组的模拟假人表面均安装高精度压力传感器,并将智能防护服穿在实验组的模拟假人上,将重物从不同高度推下砸向对照组和实验组的模拟假人,重复三次实验并收集数据,实验结束后根据高精度压力传感器测得的数据判断囊袋的抗冲击性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防护服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重复三次实验时,每次测试重物与模拟假人的接触面积分别为1/3半身面积、2/3半身面积和全半身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防护服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拟假人采用硅胶假人或沙袋假人,所述模拟假人的质量为50-90kg,且所述模拟假人设置虚拟关节,所述虚拟关节的密度、高度同标准人体数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防护服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防护服的防护位置包括颈椎、脊柱、腰椎、胸部、腹部和内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防护服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同高度分为一级测试高度、二级测试高度、三级测试高度和四级测试高度,所述一级测试高度的高度范围为2-5米,所述二级测试高度的高度范围为5-10米,所述三级测试高度的高度范围为10-12米,所述四级测试高度的高度范围为12-15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防护服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精度压力传感器安装于模拟假人的头、颈椎、脊椎、胸部、腹部的对应位置,所述高精度压力传感器的分布间隔为10CM*10CM,且所述高精度压力传感器选择DH5983便携式动态信号测试分析压力传感器系统、DH8302动态信号测试分析压力传感器系统、DHI205表面应变计、PVDC压电薄膜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7.一种智能防护服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高坠防护测试系统和囊袋抗冲击测试系统;
所述高坠防护测试系统包括模拟假人高坠测试模块和第一数据记录模块,所述模拟假人高坠测试模块用于对模拟假人在穿有智能防护服的情况下从不同高度坠下的受损情况进行测试,所述第一数据记录模块用于记录所述模拟假人高坠测试模块所得的受损情况数据;
所述囊袋抗冲击测试系统包括对照组模拟假人囊袋抗冲击测试模块、实验组模拟假人囊袋抗冲击测试模块、第二数据记录模块和囊袋抗冲击智能计算模块,所述对照组模拟假人囊袋抗冲击测试模块用于获得在无防护状态下模拟假人在被砸时所受冲击力大小,所述实验组模拟假人囊袋抗冲击测试模块用于获得模拟假人在穿有智能防护服状态下在被砸时所受的冲击力大小,所述第二数据记录模块用于记录所述对照组模拟假人囊袋抗冲击测试模块和所述实验组模拟假人囊袋抗冲击测试模块获得的模拟假人所受的冲击力大小,所述囊袋抗冲击智能计算模块用于计算处理所述第二数据记录模块存储记录的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智能防护服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数据记录模块包括高精度压力传感器模块和数据存储模块,所述高精度压力传感器模块用于测量模拟假人所受冲击力的大小,所述数据存储模块用于记录存储高精度压力传感器模块测得的冲击力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8962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