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防护服的测试方法及其测试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89629.9 | 申请日: | 2021-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142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9 |
发明(设计)人: | 杜子文;董艺;张延欣;季永新;贾新卷;丛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7/08 | 分类号: | G01M7/08;G01N3/303 |
代理公司: | 北京睿智保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32 | 代理人: | 龙涛 |
地址: | 510665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防护服 测试 方法 及其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防护服的测试方法及其测试系统,涉及防护服测试领域。包括高坠防护测试和囊袋抗冲击测试;高坠防护测试方法为准备若干穿有智能防护服的模拟假人,分别从实验平台的不同高度扔下,根据受损情况判断智能防护服的保护性能;囊袋抗冲击测试方法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部分,将模拟假人表面安装高精度压力传感器,并将智能防护服穿在对照组模拟假人上,将重物从高处推下砸向模拟假人,重复实验并收集数据,判断囊袋的抗冲击性能。本发明通过高坠防护测试和囊袋抗冲击测试精准的对智能防护服的保护性能进行测试,并给出防护服的有效保护程度,让使用者得到更有效的防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护服测试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防护服的测试方法及其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建筑行业也随之发展,高空建筑的施工量也越来越大。
建筑施工现场环境复杂,项目工期紧,交叉作业多,现场管理难度大,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在所有的安全事故中,高处坠落事故占据总量第一,从2015年至2019年各年占比分别为53.17%、52.52%、47.83%、52.20%、53.69%。
为了能在高坠事故发生时给予伤者多一份保护,目前高空建筑公司研发出了多种智能防护服,用于保护高空施工的工作人员,预将高坠事故的致残、致死率降到最低,但是智能防护服的保护程度有限,在不同高度下对于防护服的气囊厚度、所用材料等有不同的要求,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智能防护服的测试方法及其测试系统,用于检测智能防护服的保护性能和有效的保护范围,在不同高度的情况下对智能防护服进行有效的改进,充分发挥智能防护服的性能,提高对高空施工人员的保护力。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防护服的测试方法,包括高坠防护测试和囊袋抗冲击测试;
所述高坠防护测试方法为准备若干穿有智能防护服的模拟假人,将模拟假人分别从实验平台的不同高度扔下,随后记录所述模拟假人的具体受损情况,根据受损情况判断不同高度时智能防护服的保护性能;
所述囊袋抗冲击测试方法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部分,将对照组和实验组的模拟假人表面均安装高精度压力传感器,并将智能防护服穿在实验组的模拟假人上,将重物从不同高度推下砸向对照组和实验组的模拟假人,重复三次实验并收集数据,实验结束后根据高精度压力传感器测得的数据判断囊袋的抗冲击性能。
进一步地,重复三次实验时,每次测试重物与模拟假人的接触面积分别为1/3半身面积、2/3半身面积和全半身面积。
进一步地,所述模拟假人采用硅胶假人或沙袋假人,所述模拟假人的质量为50-90kg,且所述模拟假人设置虚拟关节,所述虚拟关节的密度、高度同标准人体数值。
进一步地,所述智能防护服的防护位置包括颈椎、脊柱、腰椎、胸部、腹部和内脏。
进一步地,所述一级测试高度的高度范围为2-5米,所述二级测试高度的高度范围为5-10米,所述三级测试高度的高度范围为10-12米,所述四级测试高度的高度范围为12-15米。
进一步地,所述高精度压力传感器安装于模拟假人的头、颈椎、脊椎、胸部、腹部的对应位置,所述高精度压力传感器的分布间隔为10CM*10CM,且所述高精度压力传感器选择DH5983便携式动态信号测试分析压力传感器系统、DH8302动态信号测试分析压力传感器系统、DHI205表面应变计、PVDC压电薄膜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一种智能防护服测试系统,包括高坠防护测试系统和囊袋抗冲击测试系统;
所述高坠防护测试系统包括模拟假人高坠测试模块和第一数据记录模块,所述模拟假人高坠测试模块用于对模拟假人在穿有智能防护服的情况下从不同高度坠下的受损情况进行测试,所述第一数据记录模块用于记录所述模拟假人高坠测试模块所得的受损情况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8962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