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碎米制备大米活性肽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91969.5 | 申请日: | 2021-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786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30 |
发明(设计)人: | 袁文鹏;王惠敏;魏永峰;赵雷振;鹿杰;黄志强;程丹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科学院菏泽分院 |
主分类号: | C12P21/06 | 分类号: | C12P21/06;C07K1/34 |
代理公司: | 济南尚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307 | 代理人: | 董洁 |
地址: | 274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碎米 制备 大米 活性 方法 | ||
一种利用碎米制备大米活性肽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碎米研磨后加水制浆,调节浆液pH,酶解,灭酶,降温,过滤,利用热水进行透析,得滤过液+透析液混合液即大米糖浆和截流液两部分;步骤二、截流液进行二次酶解,灭酶,降温,过滤,利用热水进行透析,得滤过液+透析液混合液即淀粉糖浆和截流液两部分;步骤三:步骤二所得截留液进一步降温,调节pH,加入蛋白酶进行酶解后,利用0.1μm陶瓷膜过滤,滤过液经喷雾干燥得大米活性肽。本发明以碎米为原料提取大米活性肽,蛋白含量≥90%,远远高于传统的碎米酶解提取大米活性肽蛋白纯度,同时突破了利用大米蛋白提取大米活性肽成本高的问题,实现了碎米的高值化利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大米肽生产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利用碎米制备大米活性肽的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是稻米生产大国,年产稻谷1.8亿吨以上,年产量已达到世界第一,而我国大约60%人口以大米为主食。大米主要成分是淀粉和蛋白,其中淀粉含量约占80%左右,蛋白含量约占8%左右。大米淀粉具有颗粒细小、分子大小范围窄、低过敏性等独特性质,可以制成淀粉糖、糊精、果葡糖、低聚糖、多孔淀粉、抗性淀粉等产品,应用于食品和药品等领域。大米蛋白主要包括谷蛋白、醇溶蛋白、清蛋白和球蛋白4类,大米蛋白含量虽然较其他谷物蛋白含量低,但其必须氨基酸构成较为完好,而且大米蛋白具有低抗原活性、高消化吸收率等特性,可以制成婴幼儿食品,也可以满足特殊人群的需要,其优越性无可替代。
碎米是大米在加工过程中经过筛理分离出来的一种副产品,其化学成分与整粒米基本相同,目前碎米多用于动物饲料,经济价值仅为整米的1/3~1/2,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目前多采用碱法、酶法、溶剂提取法和复合法等提取大米蛋白,但是碱法产生大量的废水,而且氨基酸易被破坏提取的蛋白质营养成分无法得到保障;酶法条件温和但提取时间长;溶剂提取法提取后溶剂不易除去,对环境不友好;复合法提取成本高难以实现工业化。目前,淀粉工业的三大主要原料是玉米、小麦和马铃薯,而大米淀粉只占13%,不到玉米的1/2,列第4位,有研究表明大米淀粉具有一些特殊的结构和性质,决定了它能更好地满足一些特殊应用行业的要求,而和玉米淀粉、薯类淀粉和小麦淀粉相比,大米淀粉的生产及其深加工相对比较落后,因此开发一些附加值较高的大米淀粉、大米蛋白及其深加工产品具有深远的意义。
大米肽是大米蛋白经蛋白酶水解得到的不同分子量的多肽,不仅具有大米蛋白的营养特性还具有小分子肽段生理活性和特殊功能,目前研究表明大米肽具有增强人体免疫力、抗氧化、抗疲劳、降血压和血脂、预防心血管系统疾病等诸多功能,而且分子量比较小可以直接快速吸收、过敏性低,特别适合于消化功能较差病人及婴幼儿的食用。我国大米资源丰富,重视大米深加工提高其附加值充分利用大米资源非常重要。
目前,生产大米蛋白肽的方法有酸碱法和酶解法,酸碱法制备大米肽在高碱条件下会引起蛋白质剧烈变性,同时碱环境会导致某些氨基酸如赖氨酸或胱氨酸之间产生缩合反应,生成有毒物质,赖氨酸营养价值大大降低,且成品颜色深、味道苦、实用性差。中国专利申请号202011573464.3公开了一种大米蛋白肽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其特征在于,大米清洗后于-4~-10℃下保存1~2h,对大米进行挤压粉碎加入10-20倍的水再加入酒石酸、枸橼酸和二硫苏糖醇组成混合液中静置后酶解,酶解液经过滤、浓缩、干燥制得大米蛋白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碎米制备大米活性肽的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利用碎米制备大米活性肽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碎米研磨后加水制浆,调节浆液pH,加入耐高温淀粉酶酶解后,利用0.1μm陶瓷膜过滤,过滤至浆液体积3/5-4/5时,利用热水进行透析,得滤过液+透析液混合液即大米糖浆和截流液两部分;
步骤二:步骤一所得截留液调节pH,加入蛋白酶进行酶解后,利用过0.1μm陶瓷膜过滤,滤过液经喷雾干燥即得大米活性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科学院菏泽分院,未经山东省科学院菏泽分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9196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