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深层地热井套管式换热器取热量计算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93142.8 | 申请日: | 2021-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054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6 |
发明(设计)人: | 李永强;张卫东;韩永亮;汪启龙;王义杰;孙玉亮;杨永健;丁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7 | 分类号: | G06F30/17;G06Q50/06;G06F119/08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6 | 代理人: | 王孝明 |
地址: | 710077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深层 地热 套管 换热器 热量 计算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深层地热井套管式换热器取热量计算方法,包括:步骤一,建立中深层套管式换热器模型,所述的中深层套管式换热器模型以钻孔壁为边界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钻孔内的换热器和固井水泥环,另一部分为钻孔外的地层;在地层温度随深度的变化的基础上,分别计算两部分的传热过程,通过钻孔壁温度将两部分耦合起来;步骤二,求解地层导热方程:步骤三,求解套管式换热器内循环水温度。本发明在在给定地层初始温度分布函数、换热器入口水温及换热器和地层相关物性参数的情况下,求得任一时刻套管式换热器出口水温和换热器内水温沿深度方向的分布规律。计算结果可作为中深层地热井取热能力评估和地热井设计方案优化的基础。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深层地热能开发利用技术领域,涉及取热量,具体涉及一种中深层地热井套管式换热器取热量计算方法。
背景技术
中深层地源热泵系统是一种间接利用地热能的技术,其通过安装于钻孔内的套管式换热器从地层中获取热量。套管式换热器结构见图1。套管式换热器通过钻孔深入地下2000米以下的高温岩层中,冷水由内外套管之间的环形区域流入,在向下流动时从周围地层中吸热,加热的水经内管抽出地面用于供暖。地热井周围地层岩体初始温度最高可达100K以上,随着套管式换热器取热过程的进行,钻孔周围地层温度逐渐降低,与此同时套管式换热器的取热量也会持续下降。准确计算换热器内水温分布及出口水温,对评估地热井取热能力、优化地热井设计特别重要。
中深层套管式换热器传热过程非常复杂,所涉及的时间跨度长,空间区域大。与浅层地埋管换热器相比,地层温度垂向变化幅度大,其换热过程涉及一个非常复杂的数学物理问题。目前,关于浅层地热井换热器取热量计算方法的研究有很多,由于浅层地热井深度一般不超过200m,地层温度垂向变化很小,在求解浅层地埋管换热器解析解时都假设地层温度为恒定值,不考虑地温的垂向变化。因此,浅层地热井换热器取热量计算方法无法适用于中深层地热井换热器取热量的计算。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中深层套管式换热器取热量计算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浅层地热井换热器取热量计算方法无法适用于中深层套管式换热器取热量计算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中深层地热井套管式换热器取热量计算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建立中深层套管式换热器模型,所述的中深层套管式换热器模型以钻孔壁为边界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钻孔内的换热器和固井水泥环,另一部分为钻孔外的地层;
在地层温度随深度的变化的基础上,分别计算两部分的传热过程,通过钻孔壁温度将两部分耦合起来;
步骤二,求解地层导热方程:
假定地层在深度方向的导热为零时,沿套管式换热器轴线方向任意深度z处,地层导热为柱坐标下的一维过程,能够用如下偏微分方程描述:
边界条件:r→∞时:
r=rb时:
初始条件:t=0时 Te=az+Tair;
求解得到:
式中:
Q为某一深度地层径向热量损失,单位为W;
ρe为地层岩体密度,单位为kg/m3;
ce为地层岩体比热容,单位为J/(kg·K);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9314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