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鱼精蛋白修饰的PLGA包覆淫羊藿苷纳米球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93681.1 | 申请日: | 2021-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094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9 |
发明(设计)人: | 孙冬冬;汪泽坤;廖子彧;黎雨晴;王静媛;杨恩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9/51 | 分类号: | A61K9/51;A61K47/34;A61K47/64;A61K31/7048;A61P37/02;A61P19/08;A61P39/06;A61P31/04;A61P31/10;A61P35/00;A61P29/00;A61P3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36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鱼精蛋白 修饰 plga 淫羊藿 纳米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生物纳米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鱼精蛋白(PS)修饰的PLGA包覆淫羊藿苷(LCA)纳米球的制备方法,所述鱼精蛋白修饰的PLGA包覆淫羊藿苷纳米球(LCA@PLGA@PS)按照规定份数配比的以下原料:PLGA的二氯甲烷溶液作为油相;淫羊藿苷乙醇溶液作为药物溶液;PVA水溶液作为外水相;鱼精蛋白水溶液为阳离子修饰溶液。本发明首次提出将淫羊藿苷乙醇溶液与PLGA二氯甲烷溶液混合作为油相,通过PVA水溶液作为水相反应生成PLGA包覆淫羊藿苷纳米球,最后将促进细胞吸收的鱼精蛋白修饰在纳米球表面,得到鱼精蛋白修饰的PLGA包覆淫羊藿苷纳米球,制备得到的纳米球尺寸大小均一,安全无毒。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提高淫羊藿苷生物活性的纳米球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纳米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鱼精蛋白修饰的PLGA 包覆淫羊藿苷纳米球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PLGA是一种可降解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是目前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FDA)认可的用于临床治疗的生物可降解性材料之一,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高度的安全无毒且具有良好的成囊的性能,被广泛应用于药剂学领域。PLGA纳米球表面带有负电荷导致其于细胞接触减少,以阳离子修饰PLGA纳米球,可以增加纳米球与带有负电荷的细胞膜相互作用,从而促进PLGA纳米球的细胞摄取。
鱼精蛋白(PS)是一种强碱性的蛋白质,具有良好的营养性和功能性,能降血压、抑肿瘤、抑制血液凝固等,鱼精蛋白还可以作为细胞穿膜肽促进疏水性物质进入细胞,并且不会产生明显的毒副作用。用鱼精蛋白包覆纳米粒可以增加其与细胞膜相互作用,从而促进细胞对纳米球的吸收。
淫羊藿苷(LCA)是一种从淫羊藿中分离提取的黄酮类化合物,是淫羊霍的主要活性成份,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如可以调节机体免疫功能、促进骨生长、延缓衰老、抗菌、抗肿瘤、抗炎、抗病毒等。但淫羊藿苷具有极低的水溶性,不宜直接给药作用于组织和细胞,从而限制了其在医学上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鱼精蛋白修饰的 PLGA包覆淫羊藿苷(LCA@PLGA@PS)纳米球的制备方法,使得PLGA包覆淫羊藿苷纳米球可以与细胞膜相互作用从而促进细胞对纳米球的吸收,也同时提高了疏水性药物淫羊藿苷的生物利用度,更有利于发挥其功效。除此之外,鱼精蛋白修饰的PLGA包覆淫羊藿苷纳米球具有较高稳定性和较高的安全性,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和临床应用潜力。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设计的一种鱼精蛋白修饰的PLGA包覆淫羊藿苷纳米球的制备方法,包括按照规定份数配比的以下原料:油相、药物溶液、外水相、阳离子修饰溶液,所述PLGA的二氯甲烷溶液作为油相;所述淫羊藿苷乙醇溶液作为药物溶液;所述PVA水溶液作为外水相;所述鱼精蛋白水溶液为阳离子修饰溶液。所述鱼精蛋白修饰的PLGA包覆淫羊藿苷纳米球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配置PLGA二氯甲烷溶液;配置淫羊藿苷乙醇溶液;配置PVA水溶液;配置鱼精蛋白水溶液。
步骤2:将淫羊藿苷乙醇溶液加入PLGA二氯甲烷溶液中,搅拌反应15min,在冰浴中超声2min,将淫羊藿苷-PLGA溶液滴加于PVA的外水相中,搅拌反应15min,在冰浴中超声2min形成复乳,在常温下搅拌4h,离心收集并去离子水洗涤两次,得到PLGA包覆淫羊藿苷纳米球。
步骤3:将步骤2中得到的PLGA包覆淫羊藿苷纳米球重悬于一定浓度的鱼精蛋白,搅拌反应12h,离心收集并用去离子水清洗两次去除多余的鱼精蛋白,得到鱼精蛋白修饰的PLGA包覆淫羊藿苷纳米球。
作为上述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PLGA溶液的浓度为50mg/mL-100 mg/mL,淫羊藿苷溶液浓度为0.5mg/mL-5mg/mL,PVA溶液浓度为15mg/mL-30 mg/mL。
作为上述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步骤1中二氯甲烷:乙醇体积比为2: 1-5: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农业大学,未经安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9368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