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主减速器轴承单元和装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94538.4 | 申请日: | 2021-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747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唐元超;李畅;万心海;郭祥飞;靳祖孟;吴勃;刘文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朝阳轴承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25/08 | 分类号: | F16C25/08;F16C33/58;F16C33/64;F16C33/66;F16C43/06;F16H57/022 |
代理公司: | 德州市天科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0 | 代理人: | 房成星 |
地址: | 2532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速器 轴承 单元 装配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主减速器轴承单元和装配方法。主减速器轴承单元包括:轴承外圈、第一轴承内圈、第二轴承内圈、第一圆锥滚子、第二圆锥滚子和弹性体。其中,轴承外圈安装在主减速器的轴承座上;第一轴承内圈同轴可转动安装在轴承外圈的内侧,并与轴承外圈构成第一圆锥滚道;第二轴承内圈同轴可转动安装在轴承外圈的内侧,第二轴承内圈与轴承外圈构成第二圆锥滚道;第一圆锥滚子安装在第一圆锥滚道内;第二圆锥滚子安装在第二圆锥滚道内;弹性体安装在第一轴承内圈和所述第二轴承内圈之间。本发明结构简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垫片调整轴承内圈间距时,不易实现精确轴向预紧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驱动桥主减速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主减速器轴承单元和装配方法。
背景技术
在车辆的设计和维护中,驱动桥是汽车重要的组成部件之一,而圆锥滚子轴承又是汽车驱动桥主减速器的关键零件。驱动桥主减速器工作时,圆锥滚子轴承由于承受轴向载荷较大、转速较高,常使滚动轴承出现打滑、歪斜、滚动体与滚道间发生剧烈摩擦的现象,从而导致滚动体烧蚀甚至轴承过早的失效。
目前常用的主减速器轴承为普通的圆锥滚子轴承,由于普通圆锥滚子轴承的接触角都小于30°,因此难以长时间承受较大的轴向载荷,从而导致轴承寿命急剧减小;为了承受较大的轴向载荷,目前主减速轴承的标准配置是两套背对背布置的圆锥滚子轴承,但是两套轴承需要加入调整垫片来实现预紧力的调节,而调整垫片的厚度很难精确控制,需要在装配时不断测量和调节,这样既大大增加了装配的工作量又不易实现精确预紧;同时,现有技术下圆锥滚子轴承的滚动体的润滑,只能借助装配时涂抹的润滑脂和转动过程中的飞溅润滑来实现,一旦滚动体的润滑不佳,轴承的寿命会大幅受到影响。因此,需要提供一种主减速器轴承单元和装配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与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主减速器轴承单元和装配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垫片调整轴承内圈间距时,不易实现精确预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它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主减速器轴承单元,包括:轴承外圈、第一轴承内圈、第二轴承内圈、第一圆锥滚子、第二圆锥滚子和弹性体。
其中,上述轴承外圈安装在所述主减速器的轴承座上;
上述第一轴承内圈同轴可转动安装在所述轴承外圈的内侧,并与所述轴承外圈构成第一圆锥滚道;
上述第二轴承内圈同轴可转动安装在所述轴承外圈的内侧,所述第二轴承内圈与所述轴承外圈构成第二圆锥滚道;
上述第一圆锥滚子安装在所述第一圆锥滚道内;
上述第二圆锥滚子安装在所述第二圆锥滚道内;
上述弹性体安装在所述第一轴承内圈和所述第二轴承内圈之间。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体为蝶形弹簧。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蝶形弹簧的内圈安装在所述主减速器的齿轮轴上。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圆锥滚道上安装有第一保持架,所述第二圆锥滚道上安装有第二保持架,所述第一圆锥滚子安装在所述第一保持架上,所述第二圆锥滚子安装在所第二保持架上。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一圆锥滚子与所述第一轴承内圈的接触角的范围为32°至40°,所述第二圆锥滚子与所述第二轴承内圈的接触角的范围为32°至40°。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轴承外圈上设置有若干个导油孔。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轴承外圈上设置有若干个输油槽。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轴承外圈、所述第一轴承内圈和所述第二轴承内圈之间采用负游隙匹配原则。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圆锥滚道和所述第二圆锥滚道采取滚压、喷丸的表面强化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朝阳轴承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朝阳轴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9453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