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管理系统和电动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95513.6 | 申请日: | 2021-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707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9 |
发明(设计)人: | 李珂;王瑞强;陈付齐;罗宏斌;谭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H1/00 | 分类号: | B60H1/00;B60H1/32;B60L58/26;B60L58/27;B60K1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煦润律师事务所 11522 | 代理人: | 刘子辉;梁永芳 |
地址: | 51907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理 系统 电动汽车 | ||
本申请提供一种热管理系统和电动汽车。该热管理系统包括空调制冷剂回路、电机换热回路和电池换热回路,空调制冷剂回路包括压缩机(1)、车内换热器(2)、车外换热器(3)、节流装置、第一中间换热器(4)和第二中间换热器(5),电机换热回路与第一中间换热器(4)换热连接,电池换热回路与第二中间换热器(5)换热连接。根据本申请的热管理系统,能够进行整车集成式热管理,充分利用系能源客车电池电力,提高新能源客车的续航能力。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动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管理系统和电动汽车。
背景技术
针对于目前的能源危机和全球变暖问题,各行各业都在进行节能减排。公共交通客车在减少能源危机和全球变暖问题等方面有很大的发展前景。但传统客车油耗排放越来越不符合国家油耗排放的标准法规,新能源客车就应势而生,并且发展的越来越迅速。
不同于传统的燃油客车,新能源电动客车由动力电池提供能量,由主驱电机提供动力;电池作为电动客车的储存能量的装置,是电动客车三电系统的核心部件,其性能和寿命受到温度较大影响。电动客车的电机、电控、电池热管理直接影响整车的续航及安全性能。目前新能源电动客车热管理领域还处于起步阶段,电池和电机的热管理基本上还是独立于空调系统运行,造成电池电力的极大的浪费,减少了电动客车的续航,限制了电动客车的发展。
发明内容
因此,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热管理系统和电动汽车,能够进行整车集成式热管理,充分利用系能源客车电池电力,提高新能源客车的续航能力。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热管理系统,包括空调制冷剂回路、电机换热回路和电池换热回路,空调制冷剂回路包括压缩机、车内换热器、车外换热器、节流装置、第一中间换热器和第二中间换热器,电机换热回路与第一中间换热器换热连接,电池换热回路与第二中间换热器换热连接。
优选地,电机换热回路和电池换热回路之间设置有切换机构,切换机构能够切换电机换热回路和电池换热回路的连通状态,使得电机换热回路和电池换热回路形成相互独立的循环回路,或者形成串联的循环回路。
优选地,切换机构为第二四通阀。
优选地,节流装置包括第一节流装置、第二节流装置和第三节流装置,压缩机、车内换热器、第一节流装置和车外换热器形成循环回路,第一中间换热器的第一端通过第二节流装置与车内换热器和车外换热器之间的管路连接,第二端与压缩机的吸气口连接,第二中间换热器与车内换热器并联,第二中间换热器的第一端通过第三节流装置与车内换热器和车外换热器之间的管路连接。
优选地,第一中间换热器的第一端并联设置有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连接在车内换热器和车外换热器之间的管路上,第一支路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第二支路上设置有第二控制阀,第一节流装置位于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之间的管路上。
优选地,第二中间换热器所在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三控制阀。
优选地,电机换热回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泵、电机控制器、主驱电机和电机散热器,电机换热回路的换热流体流经第一中间换热器。
优选地,热管理系统还包括风机,风机设置在车外换热器和电机散热器之间,并能够将电机散热器换热后的空气吹向车外换热器。
优选地,电机换热回路还包括与电机散热器所在管路并联的并联管路,电机散热器所在的管路上设置有第四控制阀,并联管路上设置有第五控制阀。
优选地,电池换热回路包括第二泵、动力电池和膨胀水箱,膨胀水箱的水流经第二中间换热器。
优选地,空调制冷剂回路还包括第一四通阀,压缩机的排气口与第一四通阀的第一接口连接,车内换热器和第二中间换热器连接至第一四通阀的第二接口,压缩机的吸气口连接至第一四通阀的第三接口,车外换热器连接至第一四通阀的第四接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9551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