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适应污染源的空气涡旋通风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95575.7 | 申请日: | 2021-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944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2 |
发明(设计)人: | 曹智翔;白玉青;王怡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F04D25/08 | 分类号: | F04D25/08;F04D29/52;F04D29/64;F04D29/70;F16M3/00;F24F7/007;F24F13/08;F24F11/79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6 | 代理人: | 王孝明 |
地址: | 710055***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应 污染源 空气 涡旋 通风 装置 | ||
1.一种可适应污染源的空气涡旋通风装置,包括多个均匀布设在污染源(11)周围的送风立柱(1)和设置在污染源(11)上方的可升降排风机构(2);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可升降排风机构(2)和污染源(11)之间设置有可升降筛网(3),所述的可升降筛网(3)上开设有立柱通孔(4),送风立柱(1)穿过立柱通孔(4)并且能够在立柱通孔(4)内进行转动;
所述的可升降筛网(3)下方的送风立柱(1)上可移动设置有环形托板(5),可升降筛网(3)能够随着环形托板(5)的移动沿着竖向进行移动;所述的送风立柱(1)的侧壁上竖向设置有滑轨(6),滑轨(6)内安装有电动滑块(7),所述的电动滑块(7)固设在环形托板(5)的下表面上,环形托板(5)能够在电动滑块(7)的带动下在送风立柱(1)上沿着竖向进行移动;
所述的送风立柱(1)包括送风立柱主体(101),送风立柱主体(101)的侧壁上竖向开设有角动量送风槽(102),可升降筛网(3)将角动量送风槽(102)分割为一体设置的上部送风槽和下部送风槽,所述的上部送风槽开放,所述的下部送风槽上覆盖有送风口盖板(8),送风口盖板(8)与环形托板(5)相连接,送风口盖板(8)能够随着可升降筛网(3)的移动沿着竖向进行移动,使得角动量送风槽(102)只能向可升降筛网(3)上方的区域内送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适应污染源的空气涡旋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角动量送风槽(102)内沿着竖向均匀安装有多个导流叶片(10201),导流叶片(10201)的中间位置横向设置有叶片轴(10202),叶片轴(10202)横向可转动式安装在角动量送风槽(102)内;
所述的导流叶片(10201)的纵向外端为自由端,导流叶片(10201)的纵向内端与竖向设置的联动杆(10203)铰接,所述的联动杆(10203)竖向安装在角动量送风槽(102)内且能够沿竖向往复移动;所述的导流叶片(10201)能够在联动杆(10203)的带动下调节角动量送风槽(102)送风角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适应污染源的空气涡旋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升降排风机构(2)包括位于可升降筛网(3)上方的可伸缩排风罩(201),所述的可伸缩排风罩(201)的顶端安装有变频轴流排风机(202),可伸缩排风罩(201)的底端为开放的排风口。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适应污染源的空气涡旋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伸缩排风罩(201)包括电机安装部(20101),电机安装部(20101)的底端依次一体化固设有排风软管(20102)和排风罩(20103);所述的排风软管(20102)能够沿着竖向进行伸缩运动,所述的排风罩(20103)能够随着排风软管(20102)的伸缩运动沿竖向进行移动;
所述电机安装部(20101)的外侧壁上固设有伸缩控制电机(203),所述的伸缩控制电机(203)上缠绕有升降锁链(204),升降锁链(204)的末端固设在排风罩(20103)顶部的外壁上;所述的伸缩控制电机(203)能够控制升降锁链(204)的长度;所述的排风软管(20102)伴随着升降锁链(204)的长度的改变沿着竖向进行伸缩运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适应污染源的空气涡旋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升降筛网(3)具体为网状筛网、多孔状筛网或蜂窝状筛网;所述的可升降筛网(3)的孔隙率为4.56%~47.28%。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适应污染源的空气涡旋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送风立柱(1)的数目大于等于四个;所述的送风立柱主体(101)为圆柱体结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适应污染源的空气涡旋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送风立柱主体(101)的顶端安装有变频轴流送风机(103),送风立柱主体(101)的底端固设有移动底座(10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未经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9557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