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孔发泡增强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98899.6 | 申请日: | 2021-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986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陆家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得宇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12 | 分类号: | C08L23/12;C08L63/00;C08K5/098;C08J9/08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汇诚永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0 | 代理人: | 曹慧萍 |
地址: | 214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孔 发泡 增强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微孔发泡增强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微孔发泡材料技术领域,该材料由包括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制成:高溶体强度聚丙烯50‑70%,环氧聚合型扩链剂0.1‑10%,发泡剂1‑10%,助引发剂0.1‑5%,增强母粒10‑20%,增强母粒中聚丙烯占比15‑20%,发泡剂为碳酸氢钠,发泡剂呈白色粉末状,助引发剂为硬脂酸锌,环氧聚合型扩链剂环氧当量在270‑1400,重均分子量在4500‑35000,先计算各组分质量百分含量以及所需制备材料质量,2)将质量百分含量控制在50‑70%的高溶体强度聚丙烯和百分含量控制在10‑20%的增强母粒进行特定比例均匀混合。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发泡材料多为硬度高但是较脆,还有较少部分为柔软而坚韧,例如大多数的软质泡沫,刚性和韧性难以兼具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孔发泡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孔发泡增强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微孔发泡聚丙烯简称MPP,是特指泡孔尺寸小于100微米的聚丙烯多孔发泡材料,更严格地定义要求泡孔尺寸小于10微米,泡孔密度大于每立方厘米10的9次方个,微孔发泡聚丙烯的成型需要升级通用的聚合物加工设备,如注塑成型设备,连续挤出成型设备和模压成型设备等,使之适用于超临界流体技术,在高温高压下将超临界二氧化碳或超临界氮气导入聚丙烯材料,形成聚丙烯或超临界流体的单相溶液,并诱导气泡成核、生长,最终形成泡孔尺寸在微米尺度的PP发泡材料。
在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2161782B一种橡胶发泡材料的发明专利中具体涉及橡胶类发泡材料配方及其制备方法的改进。橡胶发泡材料的配方,天然3L橡胶48~60%,促进剂10~15%,发泡剂2~3%,填充剂28~35%,分散剂1~2%,软化油4~8%,硫化剂0.2~0.5%。上述配方中的发泡剂包括低温发泡剂和高温发泡剂。该材料配方中突破性地选择同时在配方中使用低温发泡剂和高温发泡剂使得材料在高温或低温的不同的温度环境条件下都能发生化学分解反应,分解气体使橡胶膨胀发泡,但是该发泡材料硬度高但是较脆,难以达到刚性和韧性兼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现有的发泡材料多为硬度高但是较脆,还有较少部分为柔软而坚韧,例如大多数的软质泡沫,刚性和韧性难以兼具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微孔发泡增强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微孔发泡增强材料,其特征在于:该材料由包括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制成:
高溶体强度聚丙烯50-70%
环氧聚合型扩链剂0.1-10%
发泡剂1-10%
助引发剂0.1-5%
增强母粒10-2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中以高溶体强度聚丙烯、环氧聚合型扩链剂、发泡剂、助引发剂和增强母粒作为制作发泡增强材料的原材料,其中发泡增强材料中占比最多的高溶体强度聚丙烯作为发泡增强材料的基材,具有密度小、比强度高、良好的隔热保温性以及节能环保等优点,可以有效阻止气体流失,减少泡孔合并,提高材料的体积膨胀率;其中环氧聚合型扩链剂在发泡增强剂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其中环氧聚合型扩链剂使发泡增强剂的分子链扩散延长进行固化在发泡剂的使用过程中占据不可或缺的地位;发泡剂作为经加热分解后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和氮气等气体,并在发泡增强材料聚合物组成中形成细孔的化合物,引发剂具有和环氧聚合型扩链剂相似的效果都是对不饱和键进行延伸固化发泡剂增强材料;其中母粒具有对整体混合进行凝聚增加刚性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增强母粒中聚丙烯占比15-2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中以聚丙烯在母粒中占比15-20%进而增加母粒耐化学性、耐热性、电绝缘性、高强度机械性能和耐磨性,进而整体在不增加质量的前提下提高母粒的各项性能。
优选的,所述发泡剂为碳酸氢钠,所述发泡剂呈白色粉末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得宇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得宇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9889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