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食品检测用防堵塞的高通量全自动固相萃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02414.6 | 申请日: | 2021-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218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0 |
发明(设计)人: | 胡建刚;吴坚;毛威;劳民玓;吴春安;丁银军;王灵芝;朱亚萍;诸葛庆;刘镇;胡翎榆;孟燕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市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D15/14 | 分类号: | B01D15/14;B01D15/22;G01N1/34;G01N1/40 |
代理公司: | 绍兴普华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74 | 代理人: | 桑杨 |
地址: | 31207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食品 检测 堵塞 通量 全自动 萃取 装置 | ||
1.一种食品检测用防堵塞的高通量全自动固相萃取装置,包括设备主机(1)、样品管(2)、溶剂管(3)、注射泵(4)、输入管(5)以及输出管(6);所述注射泵(4)连接输入管(5),用于泵送带样品及溶剂从输入管(5)输送,所述输出管(6)用于连通固相萃取柱(10)上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管(5)和输出管(6)之间通过连接管(14)直接连通;
所述连接管(14)包括与输入管(5)连接的输入端(38)、与输出管(6)连接的输出端(15);所述输入管(5)和输出管(6)分别从连接管(14)的输入端(38)和输出端(15)伸入连接管(14)内,所述输入管(5)和输出管(6)的管径一致,所述输出管(6)伸入输出端(15)的一端呈逐渐扩大的喇叭口(61),所述喇叭口(61)的大径端直径大于输入管(5)的外径,所述连接管(14)的中段形成缓存容腔(2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品检测用防堵塞的高通量全自动固相萃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14)的输出端(15)的内径呈逐渐缩小的锥形缩口,所述锥形缩口朝向输入端(38)的一侧设置锥形缓冲套(17)和锥形套管(19),所述锥形缓冲套(17)的外周面与输出管(6)的锥形缩口相互抵压贴合密封,所述输出管(6)的喇叭口(61)抵压贴合于锥形缓冲套(17)和锥形套管(19)之间,且喇叭口(61)的内外周面分别与锥形套管(19)、锥形缓冲套(17)相互抵压贴合密封;所述锥形套管(19)朝向输入端(38)的大径处设置向外凸出的连接环(20),所述连接环(20)的外径与连接管(14)的内径一致,并通过固定环(21)与连接管(14)的内壁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食品检测用防堵塞的高通量全自动固相萃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套管(19)的连接环(20)与锥形缓冲套(17)之间设置密封垫圈(18),所述密封垫圈(18)密封抵压于连接环(20)、锥形缓冲套(17)的端面之间形成密封结构,所述固定环(21)的外周与连接管(14)的内壁螺纹连接,所述固定环(21)朝向输出端(15)一侧向连接环(20)抵压,用于抵压限位所述锥形套管(1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食品检测用防堵塞的高通量全自动固相萃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14)的锥形缩口的小径端形成限位凸环(31),所述限位凸环(31)的内径大于所述输出管(6)的外径,所述输出管(6)对应于限位凸环(31)的内侧套接有夹持套(16),所述夹持套(16)为橡胶套,弹性套接于输出管(6)外,所述夹持套(16)的外周面与所述锥形缩口末端适配且抵压密封。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食品检测用防堵塞的高通量全自动固相萃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管(5)的外周形成若干段均匀分布的凸环(22),凸环(22)之间设置活塞环一(23),所述活塞环一(23)被限制与相邻凸环(22)之间,且内周与输入管(5)的外壁抵压密封,所述活塞环一(23)的外周面与输入管(5)的内周面相抵,形成活塞密封结构;所述输入管(5)可沿连接管(14)往复伸缩滑动并通过活塞环一(23)密封,所述输入管(5)伸入连接管(14)的一端形成锥形的过渡倒角(51);输入管(5)沿连接管(14)伸缩滑动过程中,输入管(5)的末端可伸入所述锥形套管(19)内并与锥形套管(19)的内周面相抵;输入管(5)的末端也可伸入所述连接管(14)的缓存容腔(26)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食品检测用防堵塞的高通量全自动固相萃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14)靠近输入端(38)和输出端(15)处均为硬质管道,连接管(14)中间端对应于缓冲容腔处为软质的管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市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未经绍兴市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0241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耳机、电子设备和入耳检测方法
- 下一篇:一种气动升降智慧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