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食品检测用防堵塞的高通量全自动固相萃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02414.6 | 申请日: | 2021-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218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0 |
发明(设计)人: | 胡建刚;吴坚;毛威;劳民玓;吴春安;丁银军;王灵芝;朱亚萍;诸葛庆;刘镇;胡翎榆;孟燕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市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D15/14 | 分类号: | B01D15/14;B01D15/22;G01N1/34;G01N1/40 |
代理公司: | 绍兴普华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74 | 代理人: | 桑杨 |
地址: | 31207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食品 检测 堵塞 通量 全自动 萃取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食品检测用防堵塞的高通量全自动固相萃取装置,涉及食品检测设备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目前的高通量全自动固相萃取设备容易在氮吹的三通电磁阀区域产生堵塞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设备主机、样品管、溶剂管、注射泵、输入管以及输出管;所述注射泵连接输入管,用于泵送带样品及溶剂从输入管输送,所述输出管用于连通固相萃取柱上端,所述输入管和输出管之间通过连接管直接连通。本发明能够大大减少高通量全自动固相萃取仪产生堵塞的情况,提高固相萃取过程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检测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食品检测用防堵塞的高通量全自动固相萃取装置。
背景技术
在食品检测过程中,样品前处理通常是分析的第一步,该步骤的结果会影响后面的分析过程,通过各种处理仪器配合,将食品当中的各个部分进行分离处理等,使取得的物质适应后续的检测处理。
固相萃取设备是近年发展起来一种样品预处理技术,由液固萃取柱和液相色谱技术相结合发展而来,主要用于样品的分离、纯化和浓缩,与传统的液液萃取法相比较可以提高分析物的回收率,更有效的将分析物与干扰组分分离,减少样品预处理过程,操作简单、省时、省力。通常使用高通量全自动固相萃取仪进行处理,处理过程中能够获得所需的样品,但是目前目前的高通量全自动固相萃取设备并没有针对食品检测行业的专用款,在食品检测过程中往往采用,在医药、环境、化工等领域所通用的仪器,因此在检测过程中不适用于食品检测,不利于检测处理,产生堵塞的情况,设置可能产生隐性的检测不准确的情况。
高通量全自动固相萃取仪主要包括主机、样品管、溶剂管、注射泵以及采样用的固液萃取管和采集管,在注射泵的输出端连接输入管,在采集端通过输出管连接固液萃取管,注射泵的作用将样品通过输入管和输出管输送至固液萃取管,通过不同的溶剂进行洗涤萃取处理;在输入管和输出管之间通过三通电磁阀连接,并在三通电磁阀的第三端通过氮吹管连接氮气装置,通过三通电磁阀的切换,能够通过氮气装置向输出管下端的固相萃取柱进行氮吹干燥;由于在环境检测过程当中,其固相萃取处理需要通过氮气进行氮吹,因此在此设置了氮气装置这一结构,而在食品检测领域的检测标准当中,无需进行氮吹处理,此处的电磁阀和氮气装置将无需使用,形成不必要的成本浪费;而且由于长时间不适用该电磁阀,电磁阀相对两侧的输入管和输出管,其内部的管路通道更加曲折狭窄,尤其是在其电磁切换部分更加复杂狭窄,长时间持续停止状态,容易在成电磁阀内部的阻塞;而且食用检测相对于环境、化工领域当中的水的检测更加复杂,适配当中的成分更多,不同食品当中存在的差异性较大,在输入管和输出管当中输送过程中本身就存在一定的堵塞的影响,在通道曲折狭窄的电磁阀部分就更易造成堵塞的情况,影响检测设备的正常使用。
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供一种食品检测用防堵塞的高通量全自动固相萃取装置,能够减少固相萃取过程中食品样品堵塞的效果。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食品检测用防堵塞的高通量全自动固相萃取装置,包括设备主机、样品管、溶剂管、注射泵、输入管以及输出管;所述注射泵连接输入管,用于泵送带样品及溶剂从输入管输送,所述输出管用于连通固相萃取柱上端,所述输入管和输出管之间通过连接管直接连通。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管包括与输入管连接的输入端、与输出管连接的输出端;所述输入管和输出管分别从连接管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伸入连接管内,所述输入管和输出管的管径一致,所述输出管伸入输出端的一端呈逐渐扩大的喇叭口,所述喇叭口的大径端直径大于输入管的外径,所述连接管的中段形成缓存容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市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未经绍兴市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0241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耳机、电子设备和入耳检测方法
- 下一篇:一种气动升降智慧枕